童银舫 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业已公布,据称,这是历时10余年、先后修改90余稿的结果,共收字8105个,分为三级,一、二级为常用字6500个,三级为满足信息化时代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门领域的用字1605个,为姓氏人名、地名、科学技术术语和中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用字,其中编号为7959的是“谿”字。有人开玩笑说,既然“谿”字已转正,那么作为地名,“慈溪”现在应写作“慈谿”了。 而作为县名的“慈谿”二字,还是有来头的,文雅的说法,是有出典的。 其实“慈谿”最早也最标准的写法,应该是“慈溪”。慈溪设县,始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旧唐书》卷四十·地理三记载:“开元二十六年,于越州鄮县置明州。”“奉化、慈溪、翁山,已上三县,皆鄮县地。开元二十六年析置。”《元和郡县志》也有记载:“开元二十六年,采访使齐澣奏置慈溪县。”至于为何取名“慈溪”,董孝子母慈子孝的故事现已家喻户晓。延祐《四明志》卷四·人物考云:“董黯,会稽句章人。母尝寝疾,喜饮大隐溪水,不以时得,于是筑室溪傍,以便日汲,厥疾用瘳。溪在今县南一舍,故以慈名溪,又以溪名县。”因此,慈溪又有“慈水”、“孝水”、“溪上”等别称。慈溪第一任县令为房琯,河南人,与杜甫为知友,《旧唐书·房琯传》称其“历慈溪、宋城、济源县令,所在为政,多兴利除害,缮理廨宇,颇著能名”,后出任唐玄宗、肃宗两朝宰相。 到了明朝永乐十六年(1418),慈溪县印丢失,只得改溪为谿。《明史》卷四十四·地理五记载:“慈谿,元曰慈溪。永乐十六年,改溪为谿。”明天启《慈溪县志》卷一更有较详记载:“永乐十六年,令有失印者,请于朝,诏更铸。恐失印复出,致滋奸利,故更印文从谷,而名慈谿(其失之故,或云失于水,或云盗,今不可考)。”至于丢失县印的县官是谁?历代县志并无确切的记录。 从此以后,作为地名,“慈溪”就写作“慈谿”了,一直用到了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 那么,究竟是什么时候将“慈谿”恢复成“慈溪”的呢?普遍的说法是,1956年国务院公布《汉字简化方案》后,“谿”字简化成了“溪”。1986年和1992年出版的《慈溪县地名志》和《慈溪县志》也持此说。但我仔细查阅了1956年1月31日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竟然没有找到。而“谿”仍用为正字广泛使用,如勃谿、谿壑、谿卡、谿刻。当然,作为“溪流”意义时,“谿”可写作“溪”,这是古已有之的。但1955年12月由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已将“谿”作为“溪”的异体字,从1956年2月1日起停止使用。所以,准确地说,慈谿的“谿”字是作为异体字废止的,而不是作为繁体字被简化掉的,如今的转正,也就顺理成章了。因为本次转正的,没有一个繁体字。 我查了一下慈溪市档案馆馆藏的文件,在县委文件中,1956年1月写作“慈谿”,2月以后作“慈溪”,但县委公章却迟至1965年初才改刻为“慈溪”。 那么作为地名,“慈谿”只适用于明永乐十六年至公元1956年(前后共538年),而“慈溪”则亦古亦新,古,是指唐开元二十六年至记明永乐十六年这680年;新,是指上世纪50年代县境调整以后———1954年,慈谿、余姚、镇海三县县境进行调整,慈谿县变化最大,县治也从慈城迁到浒山,仅保留观城和鸣鹤二区。可以说,老慈谿与新慈溪作为地域概念,几乎完全不同了。1988年,慈溪撤县设市。 我在工作中,常常听老慈谿人抱怨,说自己祖祖辈辈都是慈谿人,现在划属他县,籍贯上的尴尬,似乎成为爹不亲娘不爱的弃儿,乡关何处?迷惘失落,竟成了人生一个心结。 所以,“慈谿”与“慈溪”有别,更不能随便地将“慈谿”简化成“慈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