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人文/老宁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5月11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捻河泥

  □严年丰

  

  上世纪70年代以前,农田施肥主要以有机肥料为主,其中河泥是河网地带的主要有机肥源之一。河泥就是沉积在河底的淤泥,淤泥中含有经年累月沉于河底的各种有机物,包括已死的各种生物体、植物及各种微生物等,与河泥混合腐烂后产生大量腐殖质,有很高的肥效,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因此捻河泥就成为旧时农民积肥的重要途径。那时常有人到镇头、街道边的河道里去捻河泥,因为那里的河埠头洗菜洗鱼的人多,菜场(那时的菜场基本是露天的,且很多菜场靠河边)也有许多残叶鱼杂等往河里丢。

  捻河泥需要有一只河船,两个人一组,一人立船头,一人立船尾,人手一副河泥夹。立船尾的那个人捎带着还要摇橹,将船驶往要去的河段或靠岸。

  河泥夹一头是由竹篾编成的形如大嘴巴的笼头,能张能合的嘴巴口各扎有一块经锻打的铁块,铁块的作用一是增加河泥夹插入河水中时的重量,以减轻捻河泥人的用力(因河泥夹由竹制成,其有较大的浮力);二是保护河泥夹的竹编笼头少受损坏,增加其使用寿命。两根长长的竹竿交叉绑扎在笼头的两爿嘴巴上,用它来把握笼头嘴巴的张与合。

  捻河泥时,将河泥夹的两根竹竿分开(这时笼头的两爿嘴巴也张开了)插入河底,合拢竿子(这时笼头的嘴巴合拢了,“口”中装满了河泥),双手握住并拢的两根竹竿往上提到船舱,分开竹竿(河泥夹笼头上的嘴巴也张开了),将河泥夹里的河泥倒入船舱里。当船舱装满了河泥,就将船摇到事先选好的临河田块,将船里的河泥舀到已用土块拦起来的田块一角,让它自然风干。待到春耕开始前,将风干了的河泥捣碎后装担挑开,作为有机肥放在各块田,每亩田大概需要五六十担。

  捻河泥可不是一件容易干的活儿,如果是新手,常常是手握叉开的竿子用力将河泥夹插入河底并合拢双竿,感觉是河泥夹大嘴巴内已有满满一笼头河泥,可费劲提上来一看,却只有一点点。有经验的老农民,看不出他花多大的力,提上来的却是满满的一笼头。当船靠岸后,把河泥舀到田块里,新手一会儿就浑身沾满河泥,弄个大花脸。

  在上世纪60年代,宁波农村也曾推广过“小塘河泥”(也称“万斤坑”),就是用刚捻上来的河泥拌和厩肥(饲养家畜家禽的粪便)、青草、绿肥作为沤肥,让其在事先挖成的坑里发酵,到春耕前散放在各块田里作肥料,肥效更高。

  河泥确实是庄稼的好肥料、土壤的好帮手。但上世纪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化肥的大量施用,施用的河泥逐步减少,很少有人再从事捻河泥这一老行当。偶有因清洁河道的需要,有关部门用吸泥船将河底淤泥吸上来,风干后散施在花木地上,用以改善花木地的土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