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② |
|
③ |
卢鸥,29岁,从事设计工作 马拉松赛, 多数时候是跑友们聚会的平台 卢鸥首次到杭州参加全程马拉松赛是2013年,当时就跑出了2小时51分的好成绩。他是宁波“跑友”圈里的实力派新秀,在决定跑人生中首次马拉松赛之前,他曾这样磨练自己:从镇海跑到东钱湖,绕东钱湖跑两圈后再跑回镇海。包括中途休息、用餐时间,完成这样一次长跑需要9个小时左右。“去年为了备战,最多的一天我跑了90多公里。”卢鸥说。 但是,卢鸥今年参加杭州马拉松赛并没有再去冲刺成绩,而是用很独特的方式跑完全程———2岁的女儿躺在婴儿车里,卢鸥一路推着车跑到终点,4个多小时。“女儿两岁了,如果她觉得不舒服也已经会表达了。所以我事先就想好了,万一女儿哭闹了,我就退出比赛。”卢鸥说,以前他看到过国外选手有这样跑的,便也萌生了这个念头。 选择这样的方式参与,其实是放弃了成绩追求。卢鸥说,喜欢跑马拉松的人也并不只是盯着成绩,而是更享受这种氛围,体验快乐的感受。“比如我,去年是一心去冲成绩的,所以事先训练比较系统。但是今年我想调整一年,平时每天早上也还是出去跑步,但是不追求训练量,只是让身体维持一定的活跃度。”他说,每年国内各地有不少马拉松赛事,不可能每项比赛都去冲成绩,多数时候去参加是把它当作了跑友聚会的平台。 通过比赛结识更多跑友,了解很多地方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这是另外一种收获。这次参加杭州马拉松,卢鸥提前一天开车过去,先和妈妈、妻子、女儿一同游玩了西湖。比赛当天早上,因为跑步队伍太庞大,卢鸥让妻子推着婴儿车到出发点前面五六百米的地方等着。“我跑过那里时,接过婴儿车,然后妈妈和妻子到终点等我。”卢鸥说,这次他和另外20多个宁波跑友一起,报名参加“430团队跑”———4个半小时内完成全程即可。“大家都比较轻松,网名叫‘和润’的队友,头天晚上还特意给我做了个气球,写了几个字,出发后系在孩子的车上。” 今年1月18日,卢鸥和钱程熙、陈朝隆等5名宁波跑友一起参加了香港100公里超级越野跑赛,在16小时内跑完赛程,喜获“小金人”奖杯。之后就进入调整状态,他说自己不会一味追求成绩。“有时候受点伤难免的,只要及时治疗恢复,不会有太大问题。” 平时早锻炼,卢鸥就在城区马路上跑,周末则与朋友们约跑九龙湖、东钱湖。“相对来说,城区路跑比较枯燥,郊区山野会有不同的感受,是更好的放松。”他说,野外跑步时可以看到清澈的蓝天,夕阳西下的美景,青山碧水带来清新感受,当自己的心跳声、呼吸声、脚步声和大自然的虫嘶鸟鸣合成同一首旋律的时候,快乐也随着一次次心跳被传送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王德磊,32岁,高校教师 葛海标,40岁,注册会计师 跑友“CT”,35岁,机关工作人员 让越来越多的人, 通过运动改变乏味的人生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喜欢跑步,他在自己的书里写道:“下次参加全程马拉松,我要回归初心,从零出发,发奋努力;周密地训练,重新发掘自己的体力。将每一颗螺丝都仔细拧紧,看看究竟能跑出什么样的结果来。”有不少踏上马拉松赛场的人,都出于这个初心。 王德磊是宁波医药高专的老师,11月2日他在杭州完成了自己的首次马拉松体验。与很多人从半程起步不同,他直接跑全程:“我本来就是练体育出身,一直觉得自己跑完全程马拉松不是问题,关键是想看看成绩能不能跑进3小时。”这次他跑了3小时1分钟,留下点小遗憾。“第一次跑,经验不够,太相信GPS手表了,有点误差。真是细节决定成败。” 王德磊小时候练武术,后来转练散打、跆拳道项目,长跑算是他的业余爱好。“散打、跆拳道都是年轻时候玩的,现在还是选择简单点的跑步吧!”王德磊说自己平时并不总是超大运动量地训练,一方面运动员经历给了他很好的体能基础,另一方面他说生活的细节也不可忽视,“我不喜欢暴饮暴食,也极少熬夜或者睡懒觉。很多生活细节都会影响身体,比如抽烟、喝酒,偶尔为之看不出问题,时间长了肯定会表现出负面作用。” 有人说跑步是一项孤单枯燥的运动,事实上,有了家人和朋友的陪伴,跑步也会出现另外一种效果。这次上海马拉松赛,宁波选手葛海标上了赛事官网的头条:他和弟弟陪着70岁的父亲完成了半程马拉松。“去年我跑马拉松的时候,爸爸在终点等我,他开玩笑说‘这么慢,我也能跑’。那时候我就希望真的能和爸爸一起跑,今年决定去实现,也正好为爸爸70岁庆生。”葛海标告诉记者,“今年好不容易抢到参赛名额,让弟弟也一起参加了。” 葛海标去年9月开始尝试跑步,发现自己身上有巨大的潜能:第一次拉练居然在3小时内绕东钱湖一周跑了32公里,这大大超出了他的预计。于是他开始踏上“追马”行程,向“跑霸”转型,目前已完成4个公路马拉松(上海、杭州、厦门、波士顿)、两个山地马拉松(杭州山地、宁波江北)和一个“大理100公里越野赛”。这次和家人一起完成比赛让他特别开心:“爸爸是农民,以前都不理解什么叫马拉松,弟弟也从来不跑步,但是我们携手完成了,一路上爸爸还不停地与路边观众挥手打招呼,很嗨!” 同一天,在杭州赛场,网名为“CT”的宁波跑友和40名队员一起,参与“430团队跑”。“我们都是‘橘子俱乐部’成员,队友中一半是跑步比较好的,其余的是来体验马拉松气氛的。”“CT”告诉记者,这个团队平时玩单车、游泳、铁人三项等各种运动。“我自己去年跑半马,今年跑全马。一个人去跑有些寂寞,所以干脆大家都报名,开开心心的。跑的过程中,我们一路和观众互动,也算是体验了一种新的玩法。每个项目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我们都愿意去尝试。这也是橘子俱乐部成立的初衷:让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运动改变乏味的人生!” 记者手记 爱跑步,爱生活 跑马拉松已经成为席卷全国的一股风潮热浪:据国家体育总局的数据,2013年全国共举行39场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全年有超过75万人次参加比赛。不久前刚刚结束的北京马拉松,有超过3万人参加,雾霾也没能挡住人们的热情。11月2日上海和杭州两场国际马拉松同时举行,其中上海3.5万、杭州2.35万个名额,都是早些时候报名当天短短几小时内一抢而空。 宁波不乏喜爱长跑的人,市长跑协会七八年前就开始组队参加上海国际马拉松赛。早些年,许建永、赖国庆、陈鑫等少数几名马拉松选手代表宁波,如今动辄数百名选手浩荡出征。 喜欢上跑步的人,未必个个都是希冀长寿,他们出发的目的也许简单得如同阿甘那样:“那一天,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我决定出去跑一下。”在许多跑步爱好者看来,健康身心固然是跑步出发的最初原因,体验一种与自己身体和心灵对话才是更大的享受,而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运动更让自己有了“找到组织”的温暖感。 因为跑步,他们多数人会把不必要的应酬推了,戒酒戒烟,早睡早起;专心于跑步时,可以放空心灵,可以听自己呼吸,也可以跟大自然对话,如同是一种修行。而到了马拉松这样一场“嘉年华”之中,每个个体内心深处的炫耀冲动更是得以得体而尽情地释放。这群爱上马拉松的人,一定都是热爱生活的人———目的明确、生气勃勃地生活,当然远比慵懒倦态的生活令人满意。 马拉松是最平民的体育,一双跑鞋,一条马路就可以奔跑起来,可以说,是贫富差距最小,规则最为简单公平的一项体育运动。在马拉松赛道上,大家没有年龄与身份的差别,大家都只是简单地在奔跑,这也是马拉松的魅力之一。 有竞争,无恶斗,这项运动兴盛的背后,是国人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的同步提升。每一名参与马拉松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感悟,接受记者采访的宁波马拉松选手中,有人这样表述个人体验:“人生如马拉松,一路需要不断地补给能量,才能不断地充实自己!人生如马拉松,沿途需要观众的支持和鼓励,但取得胜利还是要靠自己!靠平时的锻炼,靠积累的技巧,靠科学的策略,靠自己的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