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3月03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那些年
我听《月亮湖》

  ◎柴隆

  

  在父母家整理东西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黑色的“爱华”随身听,一下子勾起许多学生时代的往事。我好奇地戴上耳机后,找电池装进机身,插入旧磁带,按下播放键,但它像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转动无力,不再发声。试着拨弄调频,而奇迹重现:居然还能听到清晰的电台广播!渐渐地,那些鲜活的青春往事,在我脑海里越来越清晰……

  我的学生时期,是一个能够静下心来听广播的时代。上初中时,喜欢沉默,渐渐有了自己的心事,耳机经常藏在耳朵里,听着各种抒情的歌曲,有一些年少强说愁的滋味。那时,最喜欢听“经济台”雪莉阿姨主持的《如意鸟》,打电话、写信去电台点歌是做学生的一种娱乐。初中生的我,也曾经多次尝试打电话参与节目,但都在“嘟—嘟—嘟—嘟—”的占线声中,遗憾地挂上电话。

  上了高中,有一点迷茫,面对茫茫题海,不知未来在何方。平日里,电视是不能看的。忙完一天的学习,躺在床上,窝在被窝里,一根耳机,插入随身听,电波里传来了柔和而低沉的声音:“亲爱的朋友们,这里是‘月亮湖’,欢迎您来坐坐……”当《月亮湖》的背景音乐缓缓响起,听到李锂或陈雯的声音,我的心情就会慢慢地平静下来,那段美好的快乐时光,是属于一个人的享受。 

  二十年前的电波,亦如当年的天空那般纯净、蔚蓝,断不会出现推销药品的声音。特别迷恋《月亮湖》的李锂和陈雯,两位主持人风格各异,都非常出色。李锂的声音忧郁且干净,真真是个才女,听她那迷人的、充满磁性的声音,会让人有一种宁静、温暖的感觉。她最擅长梳理“情感热线”,若不是那样的丝丝入扣,又怎能引起普罗大众的深深共鸣?李锂当年是宁波一家大型进出口公司的白领,一直觉得奇怪,一个从商的女子怎么会有如此细腻、敏锐又浪漫的情怀?她的声音,刻在了我的青春岁月里。 

  陈雯的声音,也是极美丽的。她时常在深夜,读一些感人的文章,当年刘震云的《一地鸡毛》、王朔的《过把瘾》、张抗抗的《非红》,我是一晚也不曾落下。夜深人静,那些优美的文学作品,就像心灵鸡汤一样,滋润着我缓缓入梦,也许是那些文章,那一缕夜阑人静后的书香,让我文学的种子开始在青春期萌发,凡是听过陈雯读过的文学作品,我都想去图书馆找来一阅。还有那些电影录音剪辑,像《简·爱》、《叶塞尼娅》、《冷酷的心》、《追捕》等都在《月亮湖》里频频出现。尤其是上海电影译制厂的那批配音家的配音,那丁建华、刘广宁的声音,简直让我着迷,简直美得无法形容!而我有幸在《月亮湖》里一一听过。

  那些年,因为喜欢《月亮湖》,经常听到深更半夜,好几次被妈妈发现,第二天少不了一顿唠叨。那些年,是否有人和我一样,夜深人静时听广播。如今,别说电台,年轻人连电视也懒得开,深夜都忙着刷微信、逛淘宝。前几年一首《李雷与韩梅梅》的歌,唱出了80后的集体回忆,二十年前的《月亮湖》、李锂和陈雯,也可作为我们的追忆。正如见那个“爱华”随身听,70后的我,偶尔也会在恰当的时间与地点回忆过往,因为我从来不曾遗忘自己的青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