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鲁璐 最近遇上一两件事,都挺令我纠结。 其一,朋友家读初二的小孩,节前学校里组织演讲比赛,其母央我为其指导一二。我欣然应允,从演讲主题的选材撰稿到演讲技巧的逐一应用,包括着装仪表、语音手势等一些“秘笈”全都倾囊以授。最后我自信地允诺,必入三强。结果大出意料,孩子比赛时,连入围资格赛都惨遭淘汰。她妈妈无不遗憾地跟我解释:“孩子心理压力太大,一上台声音就发颤,台下背得滚瓜烂熟的演讲词也忘记了———还忘了两次!”我心里暗暗可惜,忙不迭揽责:“真不好意思啊,是我的疏忽,忘做心理辅导了!” 其二,生日时,家母送我一只上好的羊脂白玉镯。因我自小粗心大意,她千叮咛万嘱咐要好好珍惜,别一不小心就磕碎,那损失可大了。我十分慎重,忙答应着戴上手,万般小心毫不懈怠。饶是谨遵教诲,当自己眼珠子似的擦拭保养着,可事情偏偏那么邪门,那天好端端地走在路上,脚下突然打滑摔了一跤,手腕恰好磕在凸起的石板上,玉镯瞬间裂了———真是欲哭无泪,我该怎么向家母交代啊! 我不免将这两件事联系起来。越是呵护有加,越是容易受伤,越是想赛出佳绩,越是马失前蹄,世事往往如此。比如体育界有著名的“克拉克现象”。克拉克是一位杰出的澳大利亚田径选手,十几年间,每次他参加奥运会,都会在环形跑道上发生形形色色的状况,导致其与金牌失之交臂。而他平常的最好成绩,都远远超过了那几届奥运会冠军所取得的成绩。 “克拉克现象”最初仅仅指杰出的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表现失常的问题,后来这一现象就逐渐被应用到其他范围中:高考、面试、投资,甚至是恋爱竞争。目的性越强,心态越失衡,导致思维混乱、精力消散,最终事与愿违。无疑,演讲比赛失利的孩子和笨手笨脚摔碎玉镯的我都是遭遇了“克拉克现象”的倒霉蛋。 你天赋异禀,你勤勉有加;你志在必得,你肩负厚望———可最终,马失前蹄,阴沟里翻了船。这显然是一种心理上的问题。专业的术语是“目的颤抖”,俗称“穿针心理”———越是集中注意力瞄准目标穿针引线,越是难以将棉线穿过绣花针的针孔。真是十分形象的比喻。许多聪明有天分的人大多经历过“目的颤抖”,仿佛“克拉克魔咒”附身一般。 好在,人生变幻莫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命运的竞技场中,谁也不能保证百分百的输赢把握。只要热爱生命、珍惜福祉,比赛输了就输了,财物丢了就丢了,保持平常心,说不定,轻松一些,达观一些,心态就因此平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