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3月15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蜇与大头菜

  顾常平

  

  海蜇长在海里,大头菜长在陆上,海蜇与大头菜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今天晚上,两者却相会了,于我家的餐桌上。

  春节前妻买来两斤海蜇,多数已吃掉,剩下的我拌上香油、酱油,作了今晚的主力菜。大头菜是正月初头去咸祥时,妻的大姐送我们的。

  晚餐也就我与妻两个人,就两个菜,海蜇与大头菜,一海一陆,一荤一素,一冷一热,挺搭配的。

  我就有点儿小得意,问妻:“去菜场,你是买壮(胖)的海蜇还是瘦的海蜇?”初时妻不解,后醒悟,道:“当然买瘦点、干姜瘪枣(意为干瘪)的,这点窍门,阿拉咸祥人还不懂?”想想也是,妻是咸祥人,应该是知道的。

  但我初时不懂。记得读大学时,有次到宁海同学霖军家去。因时间还早,我们先到新江桥逛。那时新江桥下很热闹,有各色东西买,也有海蜇。霖军说我带点儿海蜇去,这海蜇胖鼓鼓的很壮,看起来很好吃。于是,我们就挑了好些壮的。到了霖军家,霖军的妈妈对着海蜇只眯眯地笑,不说海蜇好,也不说海蜇坏。我们就知道海蜇肯定是买坏了———当然是买坏了,谁叫我们那时还是书呆子呢。

  大概是看我走了神,妻就问我想什么,我据实以告,我们就一起哈哈笑,接着是感慨,三十多年的日子咂几咂嘴巴就过去了,感慨之后就说到了大头菜。我说大头菜与海蜇有一样地方很像,你知道吗?妻就问我什么地方像。

  “它们都是干姜瘪枣的才好,”见妻还愿意听下去,我进一步发挥,“海蜇看起来很壮,肉很多,透骨新鲜的,但却是水吃饱的;大头菜才从田里拔来的,透骨新鲜之极,烤熟却不甜,得在家里放几天,待叶子瘪了之后烤熟才甜,味道才好。”

  妻点点头,赞同我的话,却又学着我平日的语气,“语重心长”地说:“看来外表好看的东西,不一定是好东西;外表难看、干姜瘪枣的东西,也不一定坏。”

  我就看着妻眯眯地笑,说:“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老公是语文老师,你中心思想就概括得极好。”

  我们边吃边谈,一起消灭光了海蜇与大头菜,晚饭也就吃好了。晚饭吃好,还是老节目,一起散步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