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今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5月18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暑期培训班,期待社区公益性供给

  胡晓新

  尽管距离暑假还有一段时间,但已经有许多家长“迫不及待”了—————早早地给孩子报名参加暑期培训班。近日,记者从宁波各个暑期培训班(素质拓展夏令营)招生点了解到,各类报名工作已全面启动,并迅速进入火爆状态。培训班多样,报班需求多元,很多家长挑得眼花缭乱。

  5月17日《宁波晚报》

  

  暑期培训班火爆的情形已非一年两年了,孩子参加各类暑期培训班的利弊之争旷日持久,善意的提醒也不绝于耳,至今尚无“标准答案”,目前家长及孩子根据自己的判断“各取所需”。然而,火爆的暑期培训班中,作为需求方的家长与孩子们,似乎缺少了一个重要的选择,那就是社区的公益性培训、活动或托管供给。

  传统的暑期培训课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提升学业成绩为主的课程,如英语、写作、奥数等;另外一种是体艺类,如钢琴、舞蹈、书法、游泳等。另外,近年来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素质拓展类的培训层出不穷,且以夏令营形式居多。而实际情况是,家长之所以将孩子送到各类暑期培训班,除了想让他们通过培训班、夏令营提高学习成绩,或掌握、提高体艺特长,或拓展视野外,同时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在漫长的暑期无法长时间陪伴照顾孩子而将其“托管”到培训班,期望实现“一举两得”。

  而暑期培训班的高费用,则成为不少家庭的额外负担:从相对低廉的一节课要20~30元,到高端的一节课200元不等,很多培训的总体费用都不低,如初级美术培训要3600元。在夏令营形式的培训班中,少则两三千元,涉及出国的,费用更是高达三四万元。一些本来缺乏这类高消费需求与能力的孩子与家长,因为没有其他诸如社区公益供给之类的选择,而不得不“跟风”报名参加,最后感觉钱花了不少,效果却不尽人意。

  本来,家门口的社区公益性培训、活动或托管供给,如果组织到位,完全可以成为家长孩子的主要选择之一。在美国,从每年6月中旬开始直至8月底的漫长假期里,孩子们无论是进行游泳、滑轮,还是阅读、看电影等文体活动,抑或是做社区义工等,都得到社区组织在人员、安全以及文体设施等资源的支撑。暑期里,宁波有不少为工作而无暇顾及孩子,但又因种种原因不愿送孩子到培训班的父母,也有大量包括外来人员在内上不起暑期培训班的低收入家庭,是组织这些孩子在社区家门口一起阅读、听课、玩耍、锻炼对他们的安全、成长与身心健康有益,还是让多是独生子女的他们窝在家里打游戏、无聊发呆或者外出四处闲逛有利,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在该领域补上社区公益性供给这一短板,增加家长与孩子的选择,显然是多赢之举,不妨尽快提上有关各方的议事日程。笔者建议,为提高这类供给的质量,保持可持续性,在坚持公益的前提下,缺乏投入条件的社区可以通过收取成本费用等方式微利或薄利经营,也可以考虑以大学生实践基地、社区义工服务点等方式,吸引大学生和其他学有所长的专业人士、爱心人士加入,打响暑期社区公益性培训、活动或托管服务供给这一品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