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毅 打街上经过,见一小孩初学走路,才挣脱了母亲的手,便欲跌跌撞撞地往前冲去,结果没走两步就摔倒了,做母亲的在后面追着喊着:“慢点,你慢点儿呀。” 人生有许多时候真的需要“慢点儿”。车子开得慢点儿,可以多看一会儿沿途的风景;日子过得慢点儿,可以多体验下人生的酸甜苦辣。现实生活中,不知是生活的节奏太快,还是个人的性子使然,我们日常所见的人大多都是一副行色匆匆的模样。他们每日里忙着走路,忙着吃饭,忙着工作,忙着应酬,忙着与人相见,又忙着与人再见。在这种情形下,“慢”便成了一种奢求。然而,正因为奢求才更应该追求。毕竟,活着不是逃命,不需要四处奔命。 木心有一首诗,题目唤作《从前慢》,其中一节是这么写的:“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样的诗句自然需要慢慢地读来,如果像看新闻一样一扫而过,诗意便荡然无存了。 汉语里有个词叫“欲速则不达”,意思是说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慢慢地来。金古梁温的武侠小说里,经常会出现一些武林高手因为急功近利导致走火入魔的例子。小说外的世界也是如此,走得快不一定先到达终点,譬如南辕北辙,还不如慢点儿,摸清了方向慢慢再走。此时的慢是一种从容,也是一种包容。 空调的风可以吹得很猛,温度可以调得很低,然而终不如大自然徐徐而来的清风更让人觉得清爽,甚至也不如大蒲扇款款而动的风更令人回味。夫妻间发生了矛盾,口若悬河地说上一通道理,不如拉着妻子的手轻轻、慢慢地说一句“我爱你”来得更有效果———其道理是一样的。 与E-mail相比,书信传递的速度显得慢极了。可我还是喜欢书信多一些,因为写信的时候充满了柔情,收信的人在等信的时候也便充满了期待和幸福。现实中,我们见过很多人将几十年前的信件保留到白发苍苍的时候,却鲜少听说有人把一封电子邮件保存个十年八年的。这或许是因为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常常得不到珍惜吧。 湍急的河水唯有将流速放慢,水的颜色才能变得清莹。那么,人生又何妨慢一点,慢点儿说话,慢点儿走路,慢点儿思考,好让心灵跟得上脚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