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收费不该是一本糊涂账 收费公路改革有了明确的时间表。26日发布的《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提出,抓紧修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调整完善收费公路政策,科学合理确定车辆通行费标准,并要求在2017年底前完成。 9月27日中国新闻网 在人们看来,尽管都亲眼见证了身边公路建设的突飞猛进,但是许多收费公路的通行费问题,总是让人无法释怀。虽然几乎每个公路收费站前都放置了物价等部门核准收费的公示牌,可是并不足以平息人们对于收费是否合理、费用是否过高、期限是否过长等具体问题的疑问和争议,尤其是对公路收费未停而每年有关部门公布的收费公路亏损和债务规模却在不断扩大的状况感到不解,难免产生这样那样的质疑。 现行的公路收费体制之所以会质疑声不断,除了与收费制度确实存在不合理之处有关以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公开不够全面、及时、到位。例如,收费的法律依据和事实根据有哪些?各种车辆通行费的定价标准和收费期限有没有经过科学合理的核算?各条收费公路的建设成本和投资收益有多少?运营状况怎样?每年的收支明细在哪看?收费的时间是怎样确定的?收费的钱具体都用在什么地方了?通行费的收取人们到底受益几何?亏损到底来自于哪里? 现在新修订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终于即将出台,对于人们关注的收费政策和收费标准所作的具体调整也即将揭晓。这次修订调整能否令各方满意,能否有效解决当前公路收费中存在的种种矛盾问题和不合理之处,还需人们拭目以待和实践检验。 徐建辉 警惕“附近的人”变成“危险的人” 姐姐带着弟弟,通过网络招募帮手,组建松散型卖淫团队,用一款高科技定位软件,在武汉定位南京招揽嫖客,招到嫖客后再由南京的同伙安排卖淫女去指定地点交易。今年3月底,南京鼓楼警方一举摧毁了这个网络卖淫团伙,并用电子证据锁定了该案的犯罪事实。 9月27日《金陵晚报》 对于喜欢玩微信的人来说,对微信中“附近的人”这一功能,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但“附近的人”在发挥其正常、健康的交际功能的同时,也被很多心怀不轨、居心叵测者所利用,除了一些微商通过“附近的人”功能见人就加,几成骚扰之外,各种网络诈骗、网络招嫖也把其视为一个新的阵地。 像新闻报道中这起案例,就具有相当的典型性。违法犯罪分子利用高科技定位软件,身在异地却能让网友觉得他们就是当地“附近的人”,以此来增加自身的可信度,然后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这种犯罪手法不但具有更强的迷惑性、诱骗性,而且也给当地公安机关侦破案件、打击犯罪增加了难度。案件侦破之后,法官也郑重提醒各位微信玩家,微信“附近的人”其实不一定就真的在你附近,这个圈子中潜伏着怀有各种目的的人,有人利用这一功能交友,有人则利用它从事招嫖、诈骗等犯罪,缺少辨别力的人最好少去触碰微信的这一功能,以免掉入陷阱或走进误区。 这起案件的成功侦破,是对广大普通网友的一次郑重警醒,那就是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微信交友的功能,以理性的心态看待“附近的人”。在不断变化的“附近的人”当中,可能绝大多数都是如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但同时也混杂着一些别有用心者,已经设置好了各种陷阱,挖好了各种坑,等着我们自己去跳,网友稍有不慎,就会上当受骗。 苑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