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70年甬医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6月0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胸外科、神经外科两大学科

从零跨入全国先进行列

高翔(右)在看片。 受访者供图

邵国丰(左)、张志樑(中)、孙乐波(右)讨论病例。 记者 贺艳 摄

    外科手术,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医疗技术水平。而提升手术水平,人才是第一要素。

    他们都是宁波从上海引进的医学高层次人才。他们选择用一把柳叶刀在宁波二次创业,各自带领团队从零开始,一步步把宁波的心胸外科和神经外科两大学科发展壮大,整体实力名列全省前列甚至跨入全国先进行列。

    成功完成宁波第一例心脏移植术

    1993年7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从上海仁济医院引进心胸外科主任张志樑教授。如果说当年已55岁的他放弃上海的职位和荣誉来宁波第二次创业,勇气可嘉,那么这也说明了宁波发展心胸外科的决心。

    在此之前,宁波的心胸外科仅能做一些简单的小手术,如房缺、室缺的修补,稍微复杂一点的手术就要邀请上海的专家来甬手术或者转到市外就诊。

    张志樑到了宁波,立即组建心胸外科团队,邵国丰成为核心技术骨干,并建立宁波市首个心脏监护病房。

    在心胸外科发展史上,1999年12月13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当天,张志樑教授带领团队完成浙江省第二例、宁波市第一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堪称宁波医疗史上的里程碑。

    “手术很顺利,两三个小时就完成了。手术后5小时,患者就清醒过来了,13个小时后,他被拔掉了气管插管,开始自主呼吸,第二天就能正常吃东西,第四天就可下床,一个多月后能端起一脸盆水,一口气能从一楼爬到八楼。”时隔近20年,张志樑教授对手术过程依然记忆犹新。据了解,这名患者于2017年去世,术后存活了16年零8个月。

    之后,邵国丰带领团队又成功施行2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2005年,他带领团队成功施行浙江省首例同种异体肺移植术,换肺人术后又存活了6年多。

    26年来填补43项省市技术空白

    在心胸外科,冠状动脉搭桥是一个基础又重要的手术。2001年,邵国丰被选派到澳大利亚学习冠状动脉搭桥技术。2002年,他学成归来,结束了整个宁波不能自主开展该项手术的历史,并且实现了非体外循环的手术方式。去年浙江省28家三甲医院DRGS排名中,李惠利医院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位居全省第二。

    近20年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急剧上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急危重症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这也成了心胸外科的主攻方向。自2005年李惠利医院开展全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以来,至目前已可常规实施Bentall手术+全弓替换+腔内支架象鼻手术这个大血管手术中难度最高的手术。

    随着社会逐步进入老龄化,心脏瓣膜疾病发病率也逐渐增加。按照以往,做这类手术通常需要开胸,在低温下让心脏停跳才能开展,对一些老年人来说风险极大。为降低手术风险,科室探索心脏瓣膜的微创技术,今年4月,心胸外科主任邵国丰带领病区主任孙乐波两代人经过缜密评估和准备,为一名患者成功实施了经心尖行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攻克了这一难题。在术中DSA和食道超声的引导下,医生通过一根导丝将一枚人工生物瓣膜放在了患者主动脉瓣上,2小时后手术结束,比传统的开胸手术时间缩短一半。

    26年来,李惠利医院心胸外科填补了43项省市技术空白,带领宁波心胸外科不断刷新纪录。心脏手术范围包括心脏外科极大部分病种,其中疑难重症患者占1/3,完成心脏手术11000余例(总量位居省内综合医院第2名),年心脏手术量近600例,心脏手术数量已连续15年居省内前三。科室入选浙江省心胸外科区域专病中心、省市共建重点学科,是浙东地区心脏外科中心和浙江省心脏外科三强之一,华东地区著名学科之一。

    做了多例宁波史无前例的手术

    2010年,宁波市第一医院成立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分中心,高翔作为医学高层次人才从上海华山医院引进。

    当时,宁波神经外科整体水平都很落后,跟全国先进水平比起来,至少落后10年,全部医院加起来脑肿瘤手术实施仅40多台。宁波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一年总共做150多台手术,其中98%都是脑外伤,一些需要开颅手术的患者都外流到了杭州、上海等城市。

    在来宁波之前,高翔已经在上海华山医院摸爬滚打了19年,是神经外科骨干。来到宁波之后,他胆大心细,向高难度、大风险的手术发起挑战,使得市一院神经外科的技术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他带领团队做了多例宁波史无前例的手术:第一例清醒状态下脑功能区肿瘤切除术;第一例颞下入路切除海绵窦斜坡肿瘤;第一例颅内外血管搭桥治疗脑缺血疾病;第一例经矢状窦入路Onxy+弹簧圈治疗颅内深部硬脑膜动静脉瘘;成功完成脊髓圆锥大型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的手术,类似病例全世界报道40余例;大型听神经瘤手术切除后面神经功能保留达到90%,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017年,市一院神经外科团队开始尝试从鼻腔进入切除颅内肿瘤手术。第一例手术患者是一名40多岁的男子,检查显示颅内长了一个垂体瘤。经过8个多小时的手术,高翔成功为他摘取了一个直径约4厘米的垂体瘤。“鼻腔是现成的通道,不需要另外切伤口,既减少患者的痛苦又不影响美观。”高翔介绍说,这种手术方法开创了脑肿瘤摘除无疤痕时代,目前在全世界也是方兴未艾。而在国内,能够开展该手术的医院屈指可数。其实,为了做好这项手术,他带领团队早在2013年就开始准备,苦练内镜技术。

    4000余例颅脑肿瘤手术零死亡

    9年来,宁波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累计完成各种神经外科手术9000余例,其中颅脑肿瘤手术4000余例,并实现了颅脑肿瘤手术零死亡。手术成功患者年龄最大的84岁,年龄最小的3岁,还有怀胎7月的孕妇,以前必须送往上海、杭州等地的危重病人都可以在家门口接受同等水平的手术。科室整体水平几乎从零起点一跃位居浙江省第二,跨入全国先进行列。

    高翔的到来,还快速提高了宁波神经外科整体疾病诊治水平。来宁波的这些年,他走遍了宁波所有县级医院,为当地的神经外科医生开讲座做示范。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提升神经外科诊治水平,让宁波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

    做好手术的同时,高翔还紧抓人才梯队建设。“当我们老了的时候,还是要靠年轻医生看病的。”一个小时的采访,这句话,他说了两遍。这些年,他毫无保留地向科里的年轻医生传授疾病诊治的经验和手术操作技巧。

    为快速培养人才,他把神经外科分为脑血管病组、垂体瘤组、后颅窝肿瘤组、胶质瘤组、脑膜瘤组、脑外伤组,让每个医生选择一两个领域专心学习,成为在某个领域最好的医生。如团队里的聂晟医生,在内镜操作上已有一定经验;周圣军医生,擅长动脉瘤介入法和开颅手术;费冰在治疗面部肌肉痉挛上已小有名气,每年要开展手术100多例。

    记者 贺艳 通讯员 徐晨燕 赵冠菁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