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都市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8月28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都市一小时通勤圈

今年我市创建全域交通治堵新格局

环城南路机场路互通立交。记者 张培坚 摄

    小到打通东部新城区域直连通道,优化常洪隧道区域交通组织,大到加快一体化快速交通网建设,巩固全域一体化公交服务水平。今年,我市交通治堵由点及面,通过治堵范围全域化和纵深推进,打造都市一小时通勤圈。

    今年,几个堵点乱点整治工作正在推进,包括铁路宁波站、东部新城、常洪隧道等区域。

    继续均衡铁路宁波站交通枢纽区域交通,通过推动差异化停车收费,将部分车流、人流引导至北广场,平衡南北广场的交通负荷。

    缓解东部新城区域交通压力。推动海晏路尽快复原,结合南外环改造,打通东部新城区域直连通道,有效缓解江澄路、河清路的交通压力,改善区域交通环境。优化维科东院、锦绣东城、金融硅谷等片区交通组织,实施世纪大道和宁东路等干线绿波优化,提升道路交通通行能力。

    疏解常洪隧道区域交通。进一步优化常洪隧道区域的交通组织,强化大数据应用,对隧道两端信号进行优化,最大限度提高时空资源利用率。结合三官堂大桥开通,提升跨江通道能力,加强甬江两端的道路衔接。

    记者了解到,在打通区域堵点,实现区域增畅的同时,我市全域化治堵同步推进。今年,一体化快速交通网加快建设。推动由干线道路和城际铁路组成的“双快”格局形成,加强宁波都市圈交通联系。提前谋划城际铁路周边用地,推动以城际铁路为核心的TOD土地开发模式,引导市域范围内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和国省干道网,加快推进杭甬复线二期等外环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国省干道升级改造,实现公路与城市道路无缝衔接。

    继续巩固全域一体化公交服务水平。加快公交基础设施的建设,巩固全域公交一体化改造成果,进一步贯彻公交优先理念。全面提升县域公交的智能化水平,积极推进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建设,提升公交的信息化服务手段。县市建成的公交首末站不少于4个,开工的公交首末站不少于2个,新增改造公交停靠站123个,其中港湾式公交停靠站82个。强化地方财政支持,完善城乡公交财政扶持机制,保障公交发展用地,公交场站面积逐步满足规范要求,逐步构建村、镇、城三级公交网络,提高城乡客运一体化服务水平。

    加强县域道路设施服务水平。积极改善城镇道路条件,县市力争新建改建40公里以上道路,同步加快交通标志标线的标准化改造,建成区主干道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隔离护栏等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规范率达到95%以上。继续推动停车场的建设,县市新增配建停车位1.1万个以上,改造旧小区停车位350个以上。聚焦民生热点,提高群众满意度,有效治理拥堵点不少于4处。加强交通管理,县市建成区主干道路口机动车守法率90%以上,非机动车和行人守法率80%以上。记者 陈烨 通讯员 汤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