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宁波老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6月2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党员回忆峥嵘岁月:

时光易老 初心如一

姓名:陈富三 年龄:96岁

入党时间:1947年

姓名:张汉庭 年龄:91岁

入党时间:1945年

    回望百年奋斗历程,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为了党的事业艰辛探索,奉献壮丽青春。当面对鲜红的党旗,举起拳头,宣读誓词,那一瞬间必将成为记忆中的永恒。

    记者采访了两位党龄超过70年的老党员,让我们和他们一起,重温那段“峥嵘岁月”。

    我与宁波的缘分,始于解放的第一天

    陈富三与宁波的缘分,从宁波解放的第一天起就结下了。

    1949年5月24日,当时陈富三在解放军某连担任指导员,所在部队奉命连夜从浙江杭州启程,准备解放宁波。“一路上敌军已经闻风而逃。当我带领着连队挺进到宁波江北白沙外滩一带时,接到上级命令,渡过甬江,解决江东的敌人残余部队,当我们和敌人遭遇后,连续喊话,敌人拒不投降,最后用一个炸药包解决了问题,敌人缴械投降了。”

    为了不打扰市民,战士们连背包都没解开,抱着枪,合衣躺在灵桥西面人行道两侧休息。第二天清晨,市民们打开家门时,看到的是满街熟睡着的解放军战士。“我和战士们、市民们一起见证了宁波的解放。”

    1976年离开部队转业时,陈富三服从组织分配留在了宁波,他选择了去正在筹备建设的宁波地区医院(就是后来的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工作。

    “从宁波解放的那天起,我就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巨大变化,如今我已经在宁波生活了四十多年了,一句话:我们一切美好的生活都与党和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没有党和国家的强大就没有现在的一切。”如今,陈富三已是96岁的老人了,但作为一名1947年1月入党的老党员、老战士,虽然年龄大了,他依然会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放在心上,把党章对党员的要求放在心上,“我依然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在战火中成长,在建设中奉献

    张汉庭出生于1930年,15岁参军,并在同年入党。40岁时,任象山大塘港堵港指挥部总指挥,53岁时兴建西泽码头……无论是枪林弹雨的烽火岁月,还是艰辛困难的建设时代,他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所有的细节至今都觉得近在眼前。

    1943年3月,张汉庭跟随亲哥哥到上海,两年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没多久,他面临着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选择:继续读书,还是参军。“我也没多想,就是坚决要参军,想保家卫国。“

    数年硝烟战火的磨砺,让张汉庭变得勇敢坚强。1970年,40岁的张汉庭被派往大塘港,担任堵港工程指挥部的党委书记、总指挥。

    大塘港水深港阔,淤泥层厚,潮位变幻莫测、水流湍急,而堵港又没有像样的机械设备,困难重重。作为总指挥,张汉庭背着铺盖卷在简陋的指挥部一住就是三年。白天,他和工人们一起劳动,晚上挑灯开会分析,忙得像个“陀螺”,一刻不停。

    张汉庭回忆,1970年农历十一月的一天,岙孟门大坝合龙。但是十天后将有大潮汛,如果能够抵挡住海潮,工程就胜利了。大潮来临时,大坝中心处的电线杆被冲倒,片刻功夫大坝被冲裂,缺口不断扩大,工人们急得直哭……情急之下,张汉庭脱掉衣服,披上雨衣,顶着大风,带领干部工人蜂拥而上进行抢修。几天后,大坝终于重新合龙。

    1975年12月,大塘港堵口工程全面胜利竣工,而张汉庭却在家偷偷地抹着眼泪,直呼“太高兴了!”

    1983年2月,张汉庭又参与了西泽码头的兴建工作。历经三年,1986年8月,西泽码头正式通航,从此改变了象山的交通史。

    记者 徐丽文 陈韬 通讯员 孙如琰 王勇 胡桢平 尹时伟 /文 通讯员供图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