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举报山西省吕梁市某县委书记抄袭市委书记讲话稿的“抄袭门”事件,一经媒体曝光,舆论哗然。事后吕梁市新闻办证实,网友反映情况属实,该县委书记已就此作了检讨。看来,当地对此事的处置似乎已“尘埃落定”。 然而,让人惊讶和费解的是,最近竟有人在网上撰文为该县委书记“抱不平”———“讲话稿抄袭不该成为众矢之的,公众不能仅仅通过一篇雷同的发言稿就盖棺定论,说其作风漂浮……也许这正折射出该县委书记的不拘小节和不善于在表面文章上下功夫的务实工作作风。”好一个“不拘小节”和“务实工作作风”!这种牵强附会的奇谈怪论,真是让人汗颜。照着这个逻辑推断下去,似乎该县委书记不仅用不着检讨,反之还要继续发扬光大这种“务实作风”,并号召党员干部向他学习了。 回顾“抄袭门”,上述看法貌似“有理有据”。比如,贯彻上级精神“原汁原味”就是一条。这位书记在全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稿,除了把“我市”改成“我县”,主体部分基本是照搬上面,连小标题也一字不差。但据此就得出该县贯彻上级精神坚决、全面的结论,那就贻笑大方了。 为“抄袭门”辩护者认为,“作为一个县的父母官,日理万机是常有之事。或许他正在忙碌于群众路线的执行与落实,为了民生问题在调研考察,而无暇顾及发言稿是否得体。”县委书记忙是肯定的,但忙得“无暇顾及发言稿是否得体”,就得打个问号了。开好动员大会,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要求,既是中央要求,也是发动全县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基础。作为地方主政者,理应把它作为头等大事才对啊,岂能如此草率,如此“不拘小节”? 辩护者还强调,“该县委书记已第一时间作了诚恳的自我批评和深刻检讨,因此无需揪住其过失无限放大。”有道是“知错即改,善莫大焉”,“揪住过失无限放大”当然是要不得的。既然该领导已作诚恳检讨,我们相信他能引以为戒,更加自觉地转变作风。但必须看到,社会舆论盯牢这件事,并不是诚心要和这个书记过不去。群众真正忧虑的是,这个典型事件背后所反映出的官场的陋习和积弊之深;真正担心的是,有人对这个事件表现出的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态度;真正害怕的是,有人可能还存在着“和尚摸得,我为什么摸不得?”的阿Q式心理。这些问题,无疑比抄袭本身更值得重视。 铲除官僚主义顽症、形式主义积习,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目的。“抄袭门”事件又一次表明,实现这一目标,任务还很艰巨。广大党员干部如果没有与不良积习进行坚决斗争和彻底切割的勇气,教育实践活动如果不能从那些习以为常的做法、司空见惯的问题入手,“四风”痼疾就会像幽灵一样,时刻在我们身边徘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