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书管理组妈妈为孩子们借阅。 |
本报记者 王晓峰 正在借阅图书的孩子,忙着打扫卫生的老师,惠贞书院(小学部)的图书馆看上去和其他学校没有什么区别。但了解内情的人知道,这里的“老师”全是孩子家长。 昨天下午1时,记者来到了这里,碰到“值班”的三年级学生家长张女士。每隔两周,她就会趁着中午休息时间来学校为孩子们服务一个半小时。 “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现在的孩子特别讲礼貌,找不到图书了,都会说‘老师,我书找不到了,能不能帮帮我,谢谢!’”张女士说,她在女儿刚入校时就申请加入了家长志工团(即家长来校做义工服务),三年来在图书馆里陪伴着孩子们一起成长。 据悉,2012年6月1日,惠贞书院在开展家长导护队、家长讲师团和爱心妈妈故事团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立体教育生态圈,成立了家长志工团。这个团体由学生家长及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志愿组成,分成交通导护、资讯服务、学习辅导、图书管理、校服服务、讲学讲座、膳食监管、综合实践8个服务小组,目前成员有两三百人。 “高手就在家长中,我们利用家长资源,希望通过他们给予孩子潜移默化的积极向上的影响,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惠贞书院副校长田静说,家长志工团是学校德育工作上的一大创举。以“讲学讲座”小组为例,有的家长是建筑师,学校就邀请他给孩子讲解房屋建造知识,教他们怎么防震;有的家长会给孩子讲宁波帮的故事;有的家长教孩子用零用钱理财…… 田静说,家长志工团的成效显而易见。“我们最早的那批成员中有一位崔先生,以前在孩子心目中挺没存在感的。后来活动搞多了,孩子突然发现爸爸真厉害,自豪感一下子就上去了,事事都要学爸爸。” 德育工作,除了需要正面榜样外,良好的氛围也是必须的。田静说,每年12月份,学校会举行欢乐生活周活动,校长会对优秀家长志工及其孩子进行表彰。“当着全校师生的面,感谢状先交给孩子,再由孩子交到爸爸妈妈手里,我们还会把这一幕拍下来作为留念。这种精神鼓励对于孩子的德育发展有很强的引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