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生涯三十多年,家庭访问自是无数次。其中好多次家访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我由一个扛锄头的小知青走上教师岗位不久,由于学生阿明在学校非常调皮,所以决定去他家走一次。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家访。 “福根嫂……哦,阿明的妈妈!”我喊道。阿明妈正蹲在院里剪兔毛,见我进门,随口应了声:“小张来了!”便唤儿子:“阿明!阿明!快出来,老师来了!”接着便问我:“小张,阿明读书好不?”我有点不悦,当着学生的面叫我“小张”,岂非有失老师的尊严?但也无奈,他们叫惯了的。我瞥了一眼正在一旁满怀敌意盯着我的阿明,便不客气地“揭发”:“我早就想同你联系联系的,阿明在班里表现最差!上课像只小猴子,一双手一分钟也不停,作业又从来不完成……”“这小鬼,真笨!”阿明妈打断我的话,不痛不痒地骂了一声,“这小鬼又该打一顿了。”我继续加温:“他还爱欺负人!每天总有小同学女同学被他打哭……”“这小鬼,越来越笨了!”阿明妈又不紧不慢地插进来,“明天一定要结结实实打一顿。”我也不理会她的话,只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告状:“还有一件事更气人:昨天我批评他几句,他竟把我自留地里的向日葵给糟蹋了!” “这小鬼,亏你动出这种脑筋来。”她竟带着笑声骂儿子,“明天打死你!———哎,你兜里藏着啥?”她忽然脸色转阴,我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阿明衣兜的破洞里正露出半只咸蟹脚!“这小鬼,你偷咸蟹吃!”她勃然大怒,丢下剪了一半毛的兔子猛地站起来。阿明见势不妙,用手捂住衣兜拔腿就跑。他妈顺手操起一根竹竿紧紧追去,转眼就没影了。我被撂在那儿,木然不知所措。半晌,才意识到,我的第一次家访就这样结束了。 当了几年民办教师后,恢复高考了,我的学生也小学毕业了。我对这一届学生进行最后一次家访。我来到了亚儿家。“张老师,”现在家长们已经习惯叫我老师,不再称我“小张”了,“我家亚儿能升初中吗?”那时小学毕业不能全部升初中,升学的人是由学校“贫管组”推荐的,当然,真正的决定者还是班主任。 “她……”我一时语塞,因为,由于她的成绩比不上别人,所以我没能推荐她。亚儿妈看我结结巴巴的样子,知道情况不妙,也不再问我,只对我说:“张老师,听说你考大学了?你们能不能上大学,最后是要我们贫下中农说了算的啊!”我无语。我知道她多么希望能让女儿上中学,但名额有限,我有什么办法呢? 大学毕业后,我分到柴桥中学,还是当班主任。一年下来,要放暑假了,我又去家访。 小王家在上阳。一早出发,按照他头天的指点,好不容易坐上班车,辗转着,到他家里已经快10点了。他母亲接待我,与我交流孩子一年来的学习情况,他父亲却出门去了。我和他母亲聊完,要离开时,他父亲刚好回来,一定留我吃中饭。他指着手中提着的一条咸鱼满怀歉意地说:“山里买不到好的菜,只向别人家借来一条鱼……”我看着他脸上的皱纹,竟什么拒绝的话也说不出来。 第二年,同陆老师一起去三山海口家访。陆老师是一班班主任,我是二班班主任,他教这两个班数学,我教语文,所以这两个班是我们共同的学生。海口有我们两个班的三四个学生,最后一个是小叶家。访问完后,我们两个起身要走,却被小叶爹拉住了:“那么远来这里,今天无论如何要在我家宿一夜!”这是我们始料不及的。我们坚持要走,他却不多说话,只是牢牢拉着我们的手。忽然,听得外面有汽车喇叭声响了几下,他就一下子把我们的手放开了,笑眯眯地说:“你们要走就走吧。”可是我们迈开脚步时,他却又得意洋洋地补上一句:“刚才开走的是末班车,去柴桥几十里路,你们现在想走也走不了了!”我们哭笑不得,我说,这么热的天,住下来多不方便啊!他却指着屋檐下正嚓嚓嚓地踩着缝纫机的小叶娘说:“你们看,已经为你们做好换洗的短裤了。”接着他吩咐儿子:“你去叫上几个同学,陪老师下泥涂捉蟹!”天哪,他把什么都安排好了! 我去岭下家访的那次也非常有趣。那里的房子真漂亮,都是整齐的一排排式样相同的楼房。我问到小石家,他奶奶一个人在做家务,见老师来了,非常热情地请我吃西瓜、问情况。我说你孙子读书很好,她说,孩子一直在班里是头几名的;我说,他各方面表现都不错,她说,回家来也抢着帮大人做事;我说,就是身体弱了点,她说,是啊,去年还看过中医呢;我说,今天他们班干部有点事,马上可以回家来了,她说,你们镇海中学不是昨天已经放假了?他今天跟他爹去背毛竹,就快回来了。我大惊,后来问邻居,才知道这村里有两个同名同姓读同年级表现都很好却不在同一所学校的小石,而我摸错门了。 有的学生会怕老师家访,怕的是老师“告状”。可是那天小孙同学却问我,你哪天去我家呀?因为清水村就他一个学生家,骑车去太累,我有点想偷懒了,但他这样问我,我就特意去了一次。还有小郭,再三同我约好准确时间,他家长要特地从台州来,等着我。更特别的一次是那年八月中旬,暑假即将结束,新学期要开学了,那天上午,小林冒着酷暑来找我,让我去一次小江家。我说什么事这样急?他告诉我,小江爸爸不让小江继续读书了,要我快去求求情。我也吃了一惊,我的班级,不能新学期开学少了一个人啊!小江家在西山下,是叫白石村吧,离新碶有十几里呢,我也顾不得了,连忙骑上车赶去。原来小江学习成绩不理想,他爸爸发怒了,要他放下书包跟他去养蜂。小江正在流眼泪。我们两人满头大汗赶到,小江爸爸也愣了。不过他很通情达理,我没说多少话,他就回心转意了。 后来小江读书进步不少,我搬新房子时,小江小林一起来我家,送我一棵小树苗,小林告诉我,这是四季桂!这棵树种在屋前院子里,七年过去了,现在长高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