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乡村小学45岁男校长和25名留守儿童的生活故事,被拍成视频引起媒体关注。这所坐落于江西鹰潭余江区的小学,名叫黄泥小学,全校五个年级,由1名校长、5名老师和25名学生组成。自2018年10月以来,校长章站亮自费购买食材每天为孩子们做“营养加餐”的故事,在当地传开,走红网络。(1月2日《新京报》) 与前不久湖北90后教师攒工资为全校62名学生买棉鞋的暖闻一样,这则乡村小学校长自费为孩子“加餐”的故事也像冬日暖阳一样令人感动。但感动之余,也不禁让人期待:能不能让更多留守儿童享受这样的“加餐”,感受“家的感觉”?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更多留守儿童需要全社会更多的关注和关爱,这是章校长走红带给社会的最大启示。 在关注和关爱留守儿童方面,各地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我们仍要清醒地意识到,还有不少留守儿童的处境与时代不合拍。民政部的数据显示,虽然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大幅下降,但截至2018年8月底仍有697万;从监护情况看,96%的农村留守儿童是隔代照料。这些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的孩子,有的冬天穿不上一双棉鞋,有的上学之路异常崎岖坎坷,有的虽然能吃饱穿暖但缺乏应有的关爱和陪伴。 尽管孩子亟需关爱,但章站亮拒绝了社会的捐款,因为捐款“比较敏感”,使用起来牵涉较多,他也不想孩子被外界打扰。章校长坦言,孩子们不缺钱,缺的是陪伴。他每天变着花样给孩子们加餐,其意义不只是营养和健康上的加餐,更是精神和成长上的“加餐”。章站亮像是25个留守儿童的父亲,从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孩子的心灵缺憾,让孩子感受到了“家的感觉”。放学时的那缕炊烟,就是对留守儿童的最好关爱。 从“小马云”到“冰花男孩”,从“老师攒工资给学生买棉鞋”到“校长自费给孩子加餐”,无不在提醒我们: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仍亟需社会更多关注和关爱。显而易见,解决问题不能指望收入本就不高的教师自掏腰包,也不能被动地依赖社会捐助,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才是关键。 事实上,留守儿童之所以令人心疼和动容,不只是因为他们的贫穷,还因为他们的纯真、质朴、乐观以及对未来懵懂而美好的憧憬。所有关注留守儿童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即孩子们能通过知识和教育走出农村、改变命运。而因新闻事件而受到关注的留守儿童是极少数,新闻背后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特别是那些“穷得连故事都没有”的孩子,无疑更令人揪心。 陈广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