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垃圾分类问题引发大众关注。事实上,早在2016年,深圳市某小学7名三年级小创客发明了“智能垃圾桶”,只要说出垃圾的名字,相对应的垃圾桶就会自动打开。这款“新型旋转分类垃圾桶”,在2018年还顺利拿下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目前,已经有垃圾桶生产厂家洽谈专利购买。(7月10日《南方日报》) 垃圾分类,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然而,垃圾分类在我国提倡了多年,很多地方实行得不太理想。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有句名言,“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垃圾分类的“意义之网”,不能自弹自唱、孤芳自赏地对老百姓进行“道德捆绑”,而是要让遵循社会规范的市民们得到更多的利益支持,实现道德价值与使用价值的有机统一。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民众可以将电池以及其他垃圾分类好,到便利店兑换茶叶蛋、奶茶等商品;让老百姓既成为垃圾分类的建设者,也成为垃圾分类的受益者。 提升垃圾分类的公众参与,固然需要用开罚单的方式来倒逼社会文明,却也需要降低老百姓遵循社会规范的成本,提升老百姓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有些时候,老百姓不是不愿意参与垃圾分类,而是不知道如何分类;当垃圾分类过于麻烦、过于复杂、成本过高,一些市民就会对垃圾分类的社会规范进行人为地替换,继续按照以前的习惯自行其是。 当垃圾分类更简单方便、更易于操作,社会规范才会对老百姓具有普遍的、持久的行为感召力与约束力。科技让生活更美好,小学生发明的“智能垃圾桶”谈不上有多么高科技,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够切实地裨益老百姓,助力垃圾分类。“智能垃圾桶”犹如一面镜子,提醒和启示我们:解决公共问题、优化社会治理,“技术视角”不容忽视;只有尊重和回应老百姓的利益诉求,畅通公众参与的渠道,提供公众参与的条件,垃圾分类才会逐渐成长为一种文明自觉。 杨朝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