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12月01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校拧成一股绳,才能成就孩子未来

任伟波(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 教师)

    作为一名普通一线教师,同时又是一位学生家长来说,看到“家长退出班级群”的消息屡屡被推上热搜,用“一声叹息”来形容我的心情,最贴切不过了。

    当时看到此消息的第一反应是:崩了!什么崩了呢?此事件中,家长和老师就好比是两根绳,因为孩子偶然联结在一起。于是,以孩子为连结点,两根绳都想着努力地拽着孩子向着共同的方向跑。虽然目标一致,可毕竟是两根绳哪!这两根绳牵制的两股力量若能平衡且恰到好处,那么孩子四平八稳顺顺利利被拉着往前方跑;若是不平衡,一方用力过猛,一方又不肯多使力,那么大概就出现了所谓的“拖后腿”;若两股力量都过猛,那么连结处就“崩了”。我的第一反应“崩了”,就是这一种情况。

    此事件,至少给我这样拥有双重身份的人如下启示:怎样才能让家长和老师拧成一股绳呢?窃以为:

    平心静气,多一点柔和少一点“硬刚”。

    当家长将孩子送进学校交给老师的那一刻起,老师和家长这两根原先毫无关联的绳子已经连接在了一起。如果在接下来的磨合过程中,两条绳子可以多一点柔和,就能多一点相融。如教师有时在教育教学上需要家长配合时,少一点“必须”多一点“建议”,少一点“命令”多一点“委婉”……而作为家长,遇事时能否少一点情绪,少一点硬刚,多一点理解,多一点信任,双方都能柔软下来,不要硬碰硬,这样才能达成良好的合作氛围。

    其实,孩子的事情,没有那么多明晰的条条框框,有些时候缓一点柔一点,反而会有更多收获。就如上述事件中,老师在抓教学质量的时候,多关注个体,多一些弹性,不要那么多的一刀切,相信家长不会这样激动。反过来,家长如果对老师多一点理解,平时和老师多一点真诚的沟通,及时消除误会,不让情绪牵着走,相信也不至于只能用这种“硬刚”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教师和家长,双方一定不是对立面,而是合作伙伴,需要双方努力,调整再调整,融合再融合。这样才能拧成一股绳,发挥出最大的最理想的力量。

    与时俱进,多一点智慧少一点“套路”。

    时代在变,人也在变。现在的孩子,不是以前的孩子了,同样,现在的家长也不是以前的家长了。作为一名教师,站在老师的角度思考,我觉得:陈旧的、粗暴的那些教育教学上的“套路”,真的该丢弃了。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更需要智慧的老师——他们懂得用合适的有效的方式来教学,明白死抓硬抓有时其实是一种伤害;他们懂得智慧地化解家校矛盾,有时放过别人就是放过自己。而假如我站在家长的角度来思考,我觉得:老师跟普普通通的凡人一样,也会出错,也会有情绪,我们应该少用固有的所谓的“套路”来跟老师打交道,纯粹地用一种合作伙伴的眼光来看待老师,相互搭台相互成就,相信能收获美好的合作经历。

    曾经在《人民教育》上看到过这样一段文字:真正有价值的教育依赖“综合环境”的熏陶,不是训练,而是感染;不是说教,而是身教。而我们所能把控的“综合环境”,就是家校合育,越是合作,越是有力。家校最好的合作,就是拧成一股绳,彼此信任彼此扶持,成就孩子最美好的未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