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来临,在甬高校校园内,往日的熙熙攘攘趋于安静,大多数学生返家开启寒假生活。但是,校园中,也有部分学生选择留校。他们有人是因为科研需要,有人为了准备各类考试,也有人因为疫情。为了这些留校的大学生,从食宿到安全,各大高校纷纷采取举措,给留校学生家一般的温暖。 (本报今日A14版) “过了腊八就是年”,今儿的年在哪过,困扰了许多同学。 回家过年,对每个人、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份满心欢喜的期待,但眼下形势严峻的疫情,隔断了回家路。不少家在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都选择响应“非必要不返乡”的号召,留在学校,原地过年。 留校过年,也不能缺了年味儿。 正处于“寒假模式”的校园空空荡荡,教工食堂里却很热闹,一锅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吸引了不少学生前来品尝。除了免费腊八粥,学校还为留校过年的学生筹备年夜饭和新年礼包,隔离病毒却不隔离爱。对于留校学生而言,不能尽早与家人团聚,内心难免失落,但学校细致、温暖的安排还是让他们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 优化后勤服务保障,让校园成为学生温暖的港湾。学校安排学生入住统一的宿舍楼,寝管员提供全天24小时服务,自助洗衣、共享厨房等设施也很完备。校园生活虽比不上家里舒适安逸,但细致妥善的安排还是让人大呼贴心!原地过年是无奈之举,学校也应尽力给他们一个不遗憾的年。 思乡是本能,坚守是责任。几位同学面对镜头向远在异乡的父母报了平安,表示很期待度过这个特殊却温暖的年。大学生群体作为肩担重任的青年人,在这样的艰难时刻,选择“原地过年”“不动就是战斗”,彰显着共同抗疫的决心与信心,也彰显着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青年人有担当,学校也负起责任。把留校同学们的安危和喜忧记挂心里,用心用情地安置好留校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娱乐,让远方的父母放心,让留甬同学安心。一句问候、一碗热粥,温暖人心。 钱欢(高校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