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3月19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长对教学“乱指点” 缘于家校边界不清

    这几年,高学历家长越来越多,他们多有顺利且成功的求学历程,大多积累下了成熟、成体系的学习经验。部分家长将自己的经验和观念“套用”到孩子的校园教育中,点评和质疑教师授课内容,俨然成为学校教育的“编外教师”。这也让一部分教师陷入困惑:家长总来指导教学,课都不知道怎么上了。(3月17日半月谈)

    家长高学历,本应能够更好教育孩子,能够更好加强家校合作,但一些高学历家长对学校教育太过于有主见,动辄对学校教育“指手画脚”、吹毛求疵,对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自主权造成了干扰与侵犯。一些家长“乱指点”,还导致自己的孩子对待课堂的态度变得更随意起来。而面对不同家长的“指点”,教师也容易变得迷茫,失去主见,乱了阵脚。

    高学历家长自身的教育素养较高,本来是优势,但一些高学历家长也不要“越俎代庖”,否则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家长要认识到,课堂教学应由老师主导,教师经过专业的教育培训,家长要懂得尊重教师的教育教学自主权。而一些家长之所以喜欢对教师教学乱指点,也是因为考虑的仅是自己孩子的教育教学问题,而教师要考虑的是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学问题,所以,家长切忌将自己孩子的个人利益凌驾于全体学生权益之上,不能影响了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大局。

    当然,家长要为学校教育留“空间”,学校、教师也要尊重家长的意见,要多加强家校沟通、家校合作。家长不能过度干预教育教学问题,学校、教师也要虚心倾听家长对教学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家校双方要能良性互动。

    一些高学历家长“乱指点”教学等问题,实则还是家校合作、家校沟通出了问题,背后是家校关系扭曲、错位。而更让人熟悉的则是学校、教师将责任转嫁给家长,比如很为常见的有给家长布置家长作业,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等等。出现这些问题,或是双方或是一方没能把握好分寸,掌握好尺度,没能守好自己的权利边界。

    所以,不能明晰家校边界,广大家长、教师都可能成为受害者,而更大的受害者还是广大学生,他们会在家校间的“推诿”“扯皮”中无所适从,甚至切身权益因此受到损害。

    正因如此,让家校“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共建“亲清”的家校关系,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环境,让孩子在家校之间的良性互动中获益,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戴先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