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4月27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吐不快

严禁家长改作业 让常识重归现实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强调要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同时,《通知》明确提出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让作业回归到学校育人环节中来。(本报今日A03版)

    家长该不该批改作业?老师把家庭作业的批改权分散给家长们到底合适不合适?这几乎是不用讨论的话题。因为从古至今,批改作业是教师职责所在。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里面这些规定,都是对常识的重申。但对此,不少人的看法并不乐观,直言其很难照进现实,因为现实的掣肘太多。更何况,在不输在起跑线的教育语境下,很多家长根本不敢放心,就算教育部有这样的规定,很多学校与家长组建的“共生圈”,也会将这样的规定化解于无形,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便是此理。

    这样的说法与分析,没有问题。从现实的情况来审视,肯定会有一些学校、家长组成的“联盟”,可能消解制度的善意。但是,这并非我们唱衰这一规定的理由,也不是我们否认这一制度的善意的理由。很多的顽疾、观念、思想,一时之间的确是很难改正、纠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动于衷,也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无所作为。从这来说,我们应该要肯定《通知》的善意与价值,这至少是一种积极的引导与督促。在这般事情上,有行动总比没有行动好,这同样是一种常识。

    一纸《通知》的出炉,不一定能将“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彻底地推进现实,但只要这样的努力越来越多、这样的制度规定越来越完善,就有可能改变社会上的教育观念、理念,最终形成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氛围。龙敏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