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第四十五期厚德讲坛上,该校新聘德育导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挡刀女孩”崔译文与师生们分享了她的故事。“这次近距离听崔译文的报告,我既感动又充满力量,她面对危险时的舍己救人,和面对生活的困难时自省自律自强,都激励着我们要变得更好,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周思娴同学说。 (10月21日《现代金报》) 崔译文的名字或许有人记不住,但是要说到“挡刀女孩”四个字,那可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2019年3月10日晚,面对歹徒冰冷的尖刀,崔译文挺身而出保护同学。身中8刀,在ICU里抢救三天才转危为安。“挡刀女孩”的称呼由此而来。而如今,她已大学毕业,还曾先后被授予“浙江青年五四奖章”、“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年度人物奖、“全国最美大学生”、“浙江省道德模范”、“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2022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众多荣誉。 让我们十分认同的是,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将其聘为了学校的“德育导师”,可以说“挡刀女孩”与“思政导师”的身份完美契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思政教师就是灵魂工程师中的灵魂。思政教师必须符合道德高尚这样的标准。在一些学校里,思政教师属于副科教师,往往不被引起重视。比如,有的学校的思政教师,是语文老师兼职的,是数学老师兼职的。即便有专职的思政教师,也很多是“随意安置”。 实际上,这种做法是欠妥的,近些年,这种现象也在被慢慢纠正。 思政教师的作用不可小视。孩子是懵懂的,孩子是可塑的,孩子未来是成为“熊孩子”还是“好孩子”,思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思政课堂是塑造灵魂的,失去了“美好的灵魂”,再“美好的身体”,都可能只是一个虚壳。我们需要“强壮的孩子”,我们需要“健康的孩子”,我们需要“知识渊博的接班人”,我们更需要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人,具有家国情怀的接班人。选择道德高尚的人做思政教师,才能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社会担当的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就要求我们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而这一切,都需要好的思政教师。 所以说,“挡刀女孩”当“思政导师”,应该成为学校思政教师选拔的标准。道德榜样们的言传身教,让德育之花,在校园里绽放。郭元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