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宁波市正式启动第一届中职院校百名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项目。接下来的一个月,近100名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将在15个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开展企业实践。各方将合力探索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新机制、新路径。 (5月12日《现代金报》) 中职教师不同于普高教师,后者的职责主要是在课堂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无需传授专业技能,而中职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还要授之以专业技能。譬如对就读无人机操作与运用专业的中职生,老师除了向学生讲清楚无人机的结构、性能外,还要带学生走出课堂,亲自教会学生怎样放飞和控制无人机的实操技能,因此对中职教师的要求比普高教师更高,即要成为一个“双师型”教师。 这里所说的“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企业工作或实践经历,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并把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的教师,简言之,就是既具备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经历的老师。而且“双师型”教师还有个不断成长的过程,因为新兴的工业技术层出不穷,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等在不断更新迭代,学校课程和教法往往跟不上产业的节奏,具有滞后效应,这就迫使中职教师经常性地深入企业,熟悉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并将实践所得“反哺”教学。 故此,教育部、财政部2021年8月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明确提出,健全校企合作机制。具体要求有,强化教师到行业企业深度实践,注重提升“双师”素养。推进专业课教师每年至少累计1个月以多种形式参与企业实践或实训基地实训。建立校企人员双向流动、相互兼职常态运行机制。完善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会等多方参与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 对照通知要求,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比起此前各校派出个别教师零星去企业实践,此次安排中职院校百名专业课教师参与企业实践项目,前进了一大步,期待在此基础上,有更多的专业课教师走进企业,化身学员,从工人做起,再做教师,成为不折不扣的“双师型”教师,为中职教育发展贡献力量,也希望已经启动的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项目越做越好,做成示范,做成品牌。陌上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