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今年以来,余姚市公安局以多发性侵财案件为切入点,积极践行信息应用中心、刑侦部门和基层派出所三位一体的“大侦查”工作理念,强力打击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小案”,取得了明显成效。到目前,该局共移送起诉“盗抢骗”刑事案件1273起,对侵财型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873人,摧毁“两抢一盗”犯罪团伙6个,替群众追回赃款赃物价值800余万元。 大数据导侦,信息应用中心让破案更方便 11月14日大早,家住余姚市泗门镇的潘先生出门时,发现爱车副驾驶侧车窗的玻璃已经被撬破,车内的一些贵重物品和钱包已经不翼而飞。潘先生遇到的,是余姚当天发生的4起同类型案件中的一起,经过现场勘查分析,是同一伙人所为。 泗门派出所立即向余姚市公安局信息应用中心求助。中心迅速对已有案件线索信息和视频监控研判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犯罪信息碰撞、比对,仅仅2个小时,一组高度嫌疑的人员身份信息、居住地等信息出现在显示器的屏幕上,案件就此告破。 “三位一体“大侦查”工作理念,实质上就是多警种联动,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态势,打合成战、信息战和科技战。”余姚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张永康介绍说,“如何让信息应用为破案提供依据,让信息导侦贯穿破案始终,我们率先提出一个办法———由刑侦大队一名副大队长兼任指挥中心副主任。” 记者了解到,这名副主任不但负责信息应用中心的日常运作,还实行专案专值和日常“5+3”(每周五个工作日、三个全夜班)的勤务模式,从实战应用出发,为侦查破案提供全方位决策依据。 仅今年7月,信息应用中心便发现侵财型犯罪线索30余条,主导破获案件100余起;摧毁“两抢一盗”犯罪团伙6个,抓获侵财型犯罪嫌疑人43人。 抓牢刑侦核心,专业的“猫”抓专业的“老鼠” 打团伙、破大案,关键还是看刑侦专业力量。余姚市公安局通过选调专业能力突出、作风扎实过硬的民警集中办公,让分散的办案力量从“巴掌”状变成“拳头”,进而对各类微小线索和破案疑点联合侦查,攻坚克难。 记者得知,刑侦大队落实专案侦查,在做深做细的基础上,开展“大行动”工作机制,根据犯罪动态集中优势警力,对微小线索利用各种手段积极开展侦查,抢占先机梳理团伙脉络、查清案犯身份和落脚点,务求对犯罪团伙涉案人员查尽、赃物流转链条摸清,实现侵财型犯罪的“打深、打透、打大”。 今年以来,余姚市公安局刑侦部门在打击系列性扒窃手机犯罪团伙中,追回涉案苹果、三星等手机115部,价值30余万元;在打击系列性盗窃摩托车犯罪团伙中,追回被盗摩托车、电瓶车70余辆,摩托车发动机800余台,价值90余万元。 (下转10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