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访志愿者在慈城古县衙前合影。 记者 王鹏 摄 |
在慈城冯俞宅有一幅特殊的慈城古县城全览图———《旧时故乡图》。这是旅美华侨郑雷孙用了10年时间绘制的,详细再现了1938年的慈城景象,被称为慈城版《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卷展现了当时的慈城全貌。画卷一下子把我们带回了那个年代,而我们的行程也随着画卷展开。 记者 范洪 孔庙展现古城文化底蕴 慈城自古人文秀美,学子怀铅提椠,科举考试历来被当地看重。这座校士馆最早是在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乡贤郑廷荣父子慷慨捐资建造。这里不仅有文试,还有武举,再结合具体建筑内,展出的一具具蜡像,惟妙惟肖,足以想见当年莘莘学子到此,在间间考棚里展卷应试以求功名的盛况。 随后,我们来到了慈城县衙,从唐朝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开始,这里已延续了1200余年,而由于战乱和灾害,慈城县衙也是屡建屡毁,现存的县衙是按照光绪年间《慈谿县志》上详图重建的,占地40000多平方米。 与一般的衙署建筑不同,这里除了正堂,在东西科房配置上,一改衙署东西各三房的惯例,采用东为“户”一房,西为“吏、礼、兵、刑、工”五房的配置。而且整体设计为川堂,厚重与俏雅并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慈城的孔庙是目前浙东地区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学宫,始建于北宋雍熙元年,比北京孔庙还要早318年。如今我们眼前的孔庙,保留了清光绪年间的原貌。137间房屋,从中轴线依次由南向北分布,两侧则以祠、阁等建筑对应,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和为美的审美标准。 《三国志·孙登传》记载,东吴名士阚泽来到慈城后,崇文尚武,筑堂讲学,开慈城一方文风,后于清乾隆年间改为“德润书院”。南宋大学问家杨简告老返乡,就闲居在慈湖畔,宣扬理学,留下不朽著作《慈湖遗书》,成为浙东学派先导。崇扬文化使得慈城人才辈出,甚至一度有过“满朝朱紫贵,皆是慈城人”的说法。 《旧时故乡图》记录旧日慈城人生活 游历了一圈,让我们再回到郑雷孙老先生的《旧时故乡图》上,刚才的场景似乎尽在眼底,但时间却一下子穿越回了70多年前。郑先生生于1925年,画的这幅图是他13岁时慈城的样子。在这里,他度过了小学和初中,他在图注中,记述了自己上学的路:保黎医院对面,有一幢四进深的大屋,高墙耸峙,大门威严,这就是郑家,因内有一进藏书楼,又称“书楼郑家”。小学时,踏着半街半水的街道,跨过通济桥,步行至孔庙西侧的中城小学,短短500米的路程,就是他对故乡的最初印象。 而坐落在城东南侧的清道观则可以说是郑先生心中慈城的坐标原点,登临其上,“城内房屋栉比,郊外慈江蜿蜒,慈城内外景色美不胜收。而他之所以对清道观如此眷恋,也是因为童年的特殊情结。 画中不仅有郑先生印象中慈城建筑,更有他印象中的慈城人的日常生活:慈江船运和纤夫拉纤,水运东至宁波,西至余姚,慈城火车站和南门汽车站候车的人们,学前埠头正在运货的工人,还有江南地区独特的城墙水门,船只川流不息,小关帝庙戏台上正在演戏,引得围观的路人,还有师古亭畔慈湖上泛舟的游人,慈中操场上正在上体育课,教室前,学童们排成一排,像是在领什么东西,热闹的城隍庙和体育场里正在进行的一场足球赛。 还有更广阔的城外乡间,时值秋收季节,村民们正在田间劳作着,补锅碗的,剃头的,捏糖人的走街串巷。田间还有一支嫁娶队伍,一字排开,吹吹打打,小轿中是媒婆,花轿中是新娘,新郎侧坐人力车上,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仿佛身临其境。 乡愁不仅仅在画中 这就是老底子慈城人最宁静而祥和的生活,在冯俞宅街口的太阳殿路是土生土长的慈城人的乐园,这里门前有活水,往西可以进城轧米、逛庙会,买东西,往东则可以出小东门到山边游玩,看风景。家门口小河石头缝里有小毛蟹,河埠头可以捉小鱼,林家桥头的船民们生活在船上,船头是他们的厨房和餐厅,而每到夏天,慈湖里就有孩子游泳嬉戏…… “这样的生活现在不仅仅只有在画里才能找到了,它又开始逐渐恢复在现实中。”工作人员说。在太阳殿路东侧,我看到,这里旧宅在整修后又焕然一新,灰色的墙,黑色的瓦显得额外鲜明,石板路也更加的平,统一的门径和路灯,屋前的树木错落有致。再往东走,见到了水系,这里恢复了旧时半街半水的格局,水中还有莲叶等植物,等盛夏开花煞是好看。原先的小东门虽然不在了,但这里又建起了一个全玻璃结构的拱门,在远处的山峦掩映下,若隐若现,显得更加抽象,富有现代气息。 参观古城,离不开乡愁和传承的话题。“时光的流逝和时代的进步,让一些早先的生活方式如今并不可能完全保留下来。”工作人员说,其实乡愁不仅仅在记忆中,传承并不是要倒退,而是要通过现代化的方式,让文明的精髓能够沁入现代城市生活的肌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