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侦工作是从枯燥的案件材料中抽茧剥丝,追捕高智商的“巨盗”,斩断伸向国家和群众财产的“黑手”。象山县公安局鹤浦派出所民警金先昌就是其中一名守卫国家财产和人民利益的经侦民警。 连续三年“十佳执法办案民警”、优秀公务员称号,多次获得县局嘉奖和其他荣誉……回忆起自己十余年的从警之路,金先昌很是自豪。从地处偏远的鹤浦派出所到中心城区的经侦大队,从扎根海岛七年的基层民警到负重奋进的经侦中队长,金先昌是同事们眼中的警营“学霸”,也是公认的业务骨干。 金先昌目前是同济大学法律专业的在职研究生,午休时,他会抓紧抽空看几起典型案例;下班后,他一头钻进书房在书海里畅游;即使在出差的路上,他也是书不离身。“经侦业务专业性强,涉及刑法、公司法、会计等多方面知识,如果专业知识不够,案子就办不好,犯罪分子就得不到应有的惩罚。”金先昌觉得他需要不断学习、领悟、进步,提升自己的办案能力,以应对新型经济犯罪。 足够的知识储备也让金先昌在处理各类案件时游刃有余,也有足够的底气面对一切“疑难杂症”。两年前,一名芦姓女子涉嫌冒用他人身份犯罪,但因为该案极其复杂,一时难以定性。于是,案子搁置了两年,直至金先昌接手这个“烫手山芋”。他通宵达旦地研究案件,用他擅长的推理和论证,分析犯罪分子的作案目的,分阶段梳理案件和取证,最终将芦某的案子定性为“票据诈骗罪”。 经侦类案子的涉案金额动辄就是几百万元到几千万元不等,犯罪分子不但狡猾且都具有高学历,往往擅长钻法律漏洞,民警只能用大量的证据佐证才能将罪犯绳之以法。“经常要出差外地,有时候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收集证据,但最后案子可能不予立案,花的精力也就浪费了,一般很难出成绩。”虽然在办案过程中有70%的努力不为人所知,但在金先昌心里,一个案子的办结不是把人送去法院判刑就算了事,而是切切实实地在打击违法犯罪,同时帮受害者尽可能挽回损失。 金先昌曾办理一起合同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吴某通过签订采购合同,针对象山企业急于获得该笔业务的心态,设下圈套,拒绝支付货款。受理该起案件后,金先昌发现吴某已被30多家企业起诉,早已负债累累,根本无付款履行能力。为了挽回企业损失,金先昌东奔西走,不遗余力,多次联系吴某的家属,并成功说服吴某家属筹得货款退还受害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