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站建设 要吸取国际经验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为我国未来发展自己的空间站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国运载技术研究院张京男指出,在未来空间站建设进程中,我国要吸取国际社会的建设经验,促进空间站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首先,进行有效合作。空间站工程靠一个部门或一个实体建设完成难度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我国建设空间站要在独立自主、自身具备核心技术与大局思路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吸纳社会资本与技术力量,适当联合国际力量,为这一大型工程争取更有效的合作。 其次,进行成本控制。由于空间站建设成本巨大,需要在管理、技术、采购、方案、可靠性、可行性等方面精准规划,避免走弯路,控制好周期与投资计划,将各个环节不断优化,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最后,进行技术转化。从社会效益上来讲,空间站建设工作在带动产业链各环节发展的同时,需要有效地进行技术转化实现产业化或商业化,及时反哺社会。例如开发空间种植、先进材料、空间医学等技术向社会运用进行转化。 推行河长制 需要借助民间力量 最近,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这标志着“河长”制已上升为国家意志。朱玫在《中国环境报》撰文说,一个成熟的社会治理结构,不仅要求政府各部门履行好职责,而且要能充分激发最广大民众的潜能,因此,“河长”制在推广过程中要突出“共治”。 当前,不少地方在“河长”制推行过程中,一个成功的经验就是引入了民间力量参与。河流治理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工程,因而也最能触动百姓痛点,同样也最能得到百姓认同。今后全面推行“河长”制,更要着眼于如何从制度设计层面,让百姓能有更多、长效、固定的参与渠道,使之从受损者、旁观者、评论者成为受益者、参与者、监督者,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共治格局,为环境治理体系改革提供示范样本。 共享经济是 有偿经济而非免费分享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薛兆丰在《经济参考报》刊文认为,共享经济是有偿经济,而非免费经济。以为只要是共享经济,就只能搞免费分享,而不能进行商业化谋利,那是对共享经济的误解。 今天共享经济之所以迅猛发展,是由于所有权得到前所未有的确保,才使得物主乐意将资源拿出来与别人进行交换。过去,人们不乐意把空置的房子和车子拿出来出租,是由于难以找到信得过的租客。今天,我们利用互联网技术,巧妙地克服了信息不对称的困难,才涌现出了共享经济的潮流。网约车是“互联网+”的一个榜样,它解决了多年打车难的问题,促进了就业,减少了浪费,增加了安全。 乡村重建亟待 文化自觉与智识嵌入 柳建坤在《学习时报》刊文提出,在新一轮的乡村建设中,乡村规划从设计到实施必须以智力资源的嵌入为前提,也就是引导精英群体进入乡村,参与乡村重建。他们所提供的智力资源才能保证乡村规划的科学性,为乡村重建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同时,文化精英的嵌入也须保证与乡村资源契合的精准性。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远景是以乡村经济现代化和社会文明化为根本指向,而关键在于是围绕“资本—知识—权力”建构动力机制。在实践中,则必须以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的自由流动为物质基础,并依靠文化自觉运动塑造新时期的乡村文化根基以及通过智力资源的精准嵌入,以提升乡村社会文化再生产的能力。这也是推进城乡协调互补发展并建构通往“美丽乡村”和“中国梦”宏伟愿景的有效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