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4月30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省劳动模范陈柱良:

劳动争议调解“百战百胜”

一手托两家,当好“老娘舅”,多年来,经陈柱良(中)调解的纠纷,没有一个人反悔。(马渚镇总工会供图)

    记 者 周 琼

    通讯员 王志勇

    【人物名片】

    陈柱良,1962年7月出生,高级经济师、省一级人民调解员、高级协调员,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劳动模范。1992年起在周边企业、村、社区从事义务调解工作。2008年1月进入余姚市马渚镇总工会,成为工会专职调解干部,马渚镇总工会“阿良工作室”负责人。2008年至2018年间,调解各类争议纠纷1800余件,涉当事人2500多人次,案值4830余万元,调解成功率100%。

    六七年前,我一个人一年调解了386起案子,觉得自己像个停不下来的“救火兵”。去年,经手的案子有62起。看到企业发展了,职工气顺了,我心里就特高兴。这不,如今有点闲了,我想着盼着的就是要把这一片的基础工会建设做得更好些。

    最初接触“调解”这事还得从我在企业工作时说起,当时,所在企业发生了一起劳动纠纷,很长时间没有得到解决,我主动请缨做调解工作。最终,这场当事双方认为难以解决的纠纷平息了。这次调解的成功,让我信心满满地踏上了业余调解之路。

    不过,很快我发现,调解劳动纠纷没那么简单,刚开始什么都不懂,只凭一腔热情。后来才发现调解工作光有热情还不够,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平时,有人问到我啥事,我就去向专业人士请教,听懂了再解释给纠纷当事方听。那段时间,不少企业觉得我这个“老娘舅”不错,镇里有8家单位聘我当管理顾问。

    2008年初,马渚镇总工会成立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镇里的领导找上了我。我成了马渚镇总工会的一名专职工会干部,负责全镇的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从业余到专职,是我的一次重大转变,我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除了平时更加努力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几乎天天去企业,和企业主交流我的管理经验和与职工相处的心得。2012年初,我们在整理劳动争议案情时,发现一家轴承企业问题突出,工伤频发,我到厂里驻厂2个月,和企业负责人一起摆问题、找症结,拟定了6条整改措施。各项措施落实后,公司迅速遏制了工伤事故多发的势头。那以后,附近不少企业主看到我都服气,知道我是真心希望工厂和职工都好。

    一手托两家,托起的除了企业主,还得有职工。马渚工商登记在册的企业有2800多家,在这片打工的四川贵州等外地职工有好几万人。下班后,我常会去职工聚居的地方串个门,坐在饭桌边和他们一起吃上一碗拌着辣椒酱的饭菜,双方关系便立刻亲切了许多。我的话,企业主和职工都能听上几句。

    我记得,2011年时,镇上有4家蓄电池生产企业因严重污染被责令关停歇业,职工面临下岗。当时,我代表工会召开座谈会,听取职工和厂方的意见。在我和同事的努力下,企业出台职工处置方案,职工们拿到了合理的经济补偿。2016年,一家电器企业要关停歇业,最初公司负责人避而不谈对职工的补偿问题。当时,我对着一广场近400名工人承诺,一定替他们要到说法。那几天,我自己带着早饭,每天大清早就上门找企业代表,给他讲法律讲道理。就这样,磨了好些日子,10万元、20万元,一笔又一笔工资款、补偿金,被“磨”到了马渚镇政府专用账户上。当我又一次站到工人们面前的时候,我大声说:“大家的工资,我拿到了。”广场上爆发出一阵欢呼,那时我的眼泪差点流下来。

    这些年,在马渚,企业发生了劳动争议,无论是职工还是企业主,都放心交由工会处理,甚至镇劳动监察部门受理劳动争议后也先将其转到工会调解中心。这么多年来,经我的手调解的案子,没有一件有人反悔。在处理案件的同时,我们已经建立起了全镇劳动争议预防、预警、调解组织网络,我还经常去企业,给他们讲亲自调解过的案例,身边也有了更多可以独立开展工作的调解员。如今,镇上的劳资纠纷越来越少,我也格外开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