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四明周刊·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12月11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明州遥寄宋时声

——读崔雨《宁波宋韵文化史话》

    桂维诚

    初冬时节,收到崔雨的新作《宁波宋韵文化史话》,让我感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原来,只知道他是一位勤奋多产的散文作家,突然见到这本文化专著很是吃惊。从2021年10月酝酿创作,到2023年10月付梓,整整两年,其用功之勤,可见一斑。

    《宁波宋韵文化史话》在文化学语境下研究宁波作为典型宋韵文化城市的民俗表现,及其在景观、生活、文学、思想等领域的映射。以宋代三百余年历史为经,以宁波地域特色为纬,通过对宁波宋韵文化进行田野调查,编织宋代老百姓的四季烟火,还原宋韵文化行为生成的具体情境,并从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旅游文化等学科视角切入,辅以实地案例和历史掌故,从而展现宁波宋韵文化的魅力,形成区域民俗渊源研究的生动表达。

    全书共六章,标题别致新颖,分别是“水韵之城:面向大海的江南都市”“志士仁臣:致君尧舜的新士大夫”“东南邹鲁:新时空中的儒学教育”“雅俗交融:精致审美的生活艺术”“精工巧作:百世流芳的大匠智造”“俗世繁华:烟火市井的多元社会”。以城、人、文、商、技、俗“六位一体”的文化矩阵,还原宋代宁波生活百态图景,呈现出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展示多元包容、百工竞巧、追求卓越、风雅精致的宋韵文化气象。作者遵循本土性、史料性、可读性原则,以文献史料、实物资料、口述材料等为基础,以文化遗址、历史事件、重要人物、特色文化等为重点,通过走访、调研、考证与解读,力图使文字富有活力,可读可用。

    作者在附录的一篇文章中写道:集士港湖山村董家自然村有一座古桥,因桥有十三孔,故名“十三洞桥”。经无数次洪水洗礼,十三洞桥巍然屹立。十三洞桥建于何年?何人所建?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十三洞桥建于清嘉庆年间,建造者为西岸董氏家族中的董澜。一年前,草长莺飞时节,十三洞桥附近,一块清光绪年间的《重修十三洞桥》石碑浮出水面。石碑已断为四段,拼起来内容清晰可见,其中有“国朝顺治戊戌重修”字样,表明十三洞桥最晚在清顺治年间已有,那时董澜还没有出生。

    这短短的一段文字,纠正了多年来以讹传讹的一个观点,可见田野调查有多么重要。笔者曾随作者考察十三洞桥。那天,崔雨开车到附近,没有大路可行,遂弃车冒雨沿河步行。现场踏勘拍照后,又抓紧时间与村里的老人交谈,了解到该村新出土了一块古碑。后来又数次走访该村的文保老人董儒湟先生,辨认四截残碑内容后,才予以确认。

    该书每章分别由诗话导言、历史回眸、时代价值三部分组成。部分历史回眸后还附有小贴士、延伸阅读、链接等,可以让读者全方位了解宁波的宋韵文化。这种行文结构颇具匠心,使枯燥的历史叙说变得灵动可感。每章以一首古诗的解读导入,既增添了文学色彩,又挖掘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作者写道:“文不按古,匠心独妙。”匠心,原意是指“巧妙的构思”,多指文学艺术上创造性的构思。而在宋韵中,匠心宋韵是一种精益求精、登峰造极的境界。当下,我们看到的许多宋韵遗迹,无不得益于匠心。

    宋韵的重点在于“韵”,宋韵文化为我们当下延伸出了广阔的探寻和研究空间。宋韵文化,集中了宋代三百余年的文明元素、内在精神和传承至今的文化价值。宋韵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彰显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

    作者正是循着前人的足迹来写《宁波宋韵文化史话》这本书的,他侧重于对宋代精神气质、生活美学的传承,让宋韵与当下生活相结合,以通俗易懂的故事,让读者触摸、感知宁波的宋韵文化,将宁波宋韵文化的厚度和广度转为可知可感的温度和风度。他精心选取宋代三百多年间在明州大地上的历史故事,尽可能地还原宋人的生活场景,让读者通过这本书,深情回望这座城市的宋代烟云,走近宋韵文化。

    说到宋韵文化,放眼浙江,无疑首推杭州——随着南宋迁都临安,“一半山水一半城”的杭州成为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除了杭州,便是宁波了。“四明八百里,物色甲东南。”宁波一时成为繁华之地。例如,宁波拥有的南宋石刻规模之大、数量之多、雕刻之精、分布之集中、保存之完美,在中国首屈一指;更拥有“一朝紫衣贵,皆是四明人”的人文历史传奇。

    文化是一座城市独一无二的印记,更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如何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在现代化中实现文化先行?这是我们当前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宋韵文化是一团熊熊火种,它背后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力量,这是一种岁月所积淀的能量的释放。因此,如何把这文化火种,以星火燎原之势融入当下社会发展之中,是一个当务之急的时代大工程。

    对历史文化,师其迹更要师其心——这个“迹”可以各有面貌,这个“心”却是千古不变的。我们在各行各业中,有很多机会去应用宋韵文化元素,将宋代的品位、精神,积极融入当今的工作生活中,坚守其“韵”,在审美上要对得起眼睛,在功能上要对得起身心,在精神上要对得起时代。

    艺术审美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从小阅读经典、阅读历史,可以净化灵魂,提升境界。崔雨是一个新宁波人,他在融入宁波这个城市的过程中,更深深爱上了第二故乡。在创作《宁波宋韵文化史话》时,他带着爱人和女儿一起投入其中,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家庭学习范本。

    源头有活水,才有生命力。让宋韵文化融入当下,是每个宁波人的文化责任和使命担当。要打造以宋韵文化为代表的浙江历史文化金名片,离不开时代精神的引领。宋代,新儒学和教育领域得到了长足发展,不仅培育了“心怀天下,担当道义”的家国情怀,而且强化了“生于忧患,长于忧患”的忧患意识;既推进了“涵养用敬,进学致知”的道德实践,又弘扬了“崇尚事功,开物成务”的浙学精神。诚如崔雨所说:宋代是一个大潮涌动的时代,它曾经的波澜壮阔,在当下仍然回响着高昂的声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