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数字赋能 智能甬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9月08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

宁波智慧城市发展“一波三折”

潘云鹤院士在演讲。

    昨天上午,在城市与数字经济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理事长潘云鹤先生作了《城市与数字经济的智能化发展》主题报告。

    浙江是全球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业创新高地

    潘云鹤院士认为,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是:人工智能如何与实体经济相结合?

    2018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686亿元。如果按照产业来进行研究,人工智能按专业可分为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应用、计算机视觉与图像、智能无人机、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语言识别7个专业,再加上技术平台和处理器(芯片)两个公共的人工智能技术,共9个领域。从各个领域的企业数量来比较,美国在多数领域居领先地位,但中国在3个领域的企业数量比美国多。这3个领域是智能机器人、语言识别和智能无人机。潘院士说,在智能机器人领域,我国发展最快的是浙江,而浙江发展最快的是宁波。全国机器人大会会址永久落户宁波余姚,这背后是全国专家院士对宁波在智能机器人、机器换人领域发展水平的肯定。

    从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区域来看,目前主要有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东三省几个重点区域。潘院士认为,就实力而言,京津冀学术力量强于企业力量,粤港澳和长三角企业力量较强,其中长三角潜力非常大,有希望发展到全世界前列水平。浙江是全球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业创新高地,在智能安防、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硬件方面发展都比较快。其中,智能安防方面浙江走在全国前列,智能驾驶方面吉利被认为是国内最有前途的企业之一。

    宁波智慧城市发展的3次转型

    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在全国启动得最早,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下了不少经验。潘院士认为,宁波智慧城市建设的优势在于经历了3次成功转型,可谓“一波三折”,但也因此找到了正确的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第一次转型是宁波在推进智慧城市的发展中发现,宁波智慧城市的发展,乃至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和美国情况是不一样的。美国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完成以后走向智慧城市,直接进行信息化就行了,而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时进行的过程中,与信息化交互发展。可以说是三化交织在一起,复杂前行,要解决的问题比美国丰富复杂得多。

    第二次转型是宁波最早意识到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不仅是数据库,更重要的是大数据。当初IBM提出的智慧城市方针基本是数据库技术,但宁波在实际发展中意识到城市大数据更加重要,所以今年初《宁波城市大数据战略研究》正式发布。

    第三次转型,从博览会名字的更改上可以窥见一些重要信息。此前的智博会,全称是中国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而今年改成了中国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名字改变的背后,是宁波意识到智慧城市的发展必须和智能经济结合起来。

    潘云鹤院士认为,宁波智慧城市发展的道路是正确的。

    企业智能化转型的6种模式

    那么,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如何和城市一起向智能化转型?潘院士总结了6种模式,分别是装备与生产过程智能化、产品智能化、企业运行智能化、商业模式创新、城市企业群的产业链智能优化、城市与经济的协同进化等。此外,企业家在运用人工智能的时候,要技术和商业模式一起研究。

    对一个区域来说,生态链非常重要。深圳的产业之所以发展得好,与深圳在智能手机和无人机等方面的生态链发展良好有很大关系。一个区域的经济升级和优化,和这个区域主导产业的产业链关系很大。这方面,宁波可以系统地梳理产业链条,把核心部件整理出来,做好区域产业链条的智能优化。

    记者 王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报资讯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Copyright(C) 2001-201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报集团职业道德监督投诉电话:87654321 宁网广告(13819807679)
技术支持: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宁波网 版权所有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