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三江月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3月19日 星期日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远古历史留给我们的智慧与力量

——读《为什么是东周》

    □无  端

    对于中国历史上“东周”这段时期,很多人的印象可能是既清晰又模糊。记载东周历史的古代典籍不算多,所以笔者认真阅读了这本以《春秋左氏传》《史记》《竹书纪年》为依托而写成的《为什么是东周》,重新了解了那段熟悉而陌生的历史,收益不浅。

    可能很多人认为:东周,离现在实在太遥远了。它不就是“春秋争霸,战国争雄”嘛。但要知道,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中,依然存在着很多“东周元素”。譬如有两户人家联姻,婚礼司仪会说“喜结秦晋”,这词的渊源就在春秋。当时秦国、晋国从政治角度考虑,曾多次联姻,以便强强联手。而与之相对的“齐大非偶”一词,也出自春秋。齐国国君齐僖公打算将小女儿文姜嫁给郑国太子姬忽。齐国强大,郑国弱小,郑庄公觉得这门婚事挺不错,以后郑国要是遇到点麻烦,齐国肯定会施以援手。但太子姬忽认为,郑国靠联姻来壮门面的想法很可笑。一个国家的强大,只能踏踏实实,依靠自己。郑庄公思量后深以为然,便辞了这门婚事。现在,我们依然在用“齐大非偶”表达着门户不当或高攀不起的意思。

    还有很多典故出自东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古代加强版“狼来了”的故事;卫懿公喜欢养鹤,将之封为“将军”,导致北狄入侵时,士兵对国君发出“让你的‘鹤将军’们去打仗好了”的讥讽;“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这些都是极为深刻的历史教训。

    在《为什么是东周》中,很多故事让人寻味。晋国大臣赵盾之弟赵穿,在桃园杀掉了荒淫无道的晋灵公。赵盾尽管觉得晋灵公是罪有应得,但“桃园事件”无论如何都是一起以臣弑君的恶性事件,所以他就很心虚。一次遇见了史官董狐,赵盾问他是怎么记录此事的。董狐说“某年某月,赵盾弑其君于桃园”。赵盾申辩,这事不是我干的,记录能改一下吗?董狐说,你是正卿,大权在握,你没惩罚赵穿,当然要负责任,而且“我头可断,此简不可改”。这就是“董狐直笔”的由来,它为后世史家树立了刚正不阿的千古典范。

    “弦高犒秦师”的故事笔者从小就读过,而今复读,依然会被这个普通商人的爱国情怀打动。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28年,秦穆公为了东扩,想去攻打郑国。贩牛商人弦高知情后,将自己的牛赶到秦军面前,说是郑国叫自己来犒劳秦军的——其实是暗示对方,郑国早已知道你们的偷袭计划了。秦军惊觉对方有了防备,只好回师。后来郑穆公知道了此事,要奖赏弦高。弦高说,一个人忠于祖国是理所当然之事,而做一件分内的事又何需奖赏呢。在古代有“士农工商”的分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商人的地位很低。可事实上,每个阶层都有忠心爱国的人。弦高的可贵,在于他不仅爱国,还能急中生智,在短时间内就想出有效的计策来保全自己的国家,令人崇敬和钦佩。

    周朝八百多年的历史,其中五百多年属于东周时期。这五百多年,有太多的历史人物、文化典故值得我们记取。笔者之所以推崇这本《为什么是东周》,是因为对于一般人来说,真正抠字抠句地去精读《春秋左氏传》一类的典籍不太现实,那么不妨看看这本《为什么是东周》,它颇有条理地梳理了那段历史,浅显中蕴含了深意。

    (《为什么是东周》光明日报出版社2022年11月版)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