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0年04月21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别人家的孩子” 远离家庭教育

吴玉涵 绘

    “爸爸,我走了,你不用找我了,以后我不认识你,你也不认识我!你不该有我这样的儿子。再见了,爸爸。”南京六合区一名小男孩天天(化名)给家人留下这样的纸条离家出走,家人四处寻找无果后无奈报警,最终找到孩子。

    (4月20日《扬子晚报》)

    近年来,孩子离家出走的事件时有发生,朋友圈里也经常看到寻找孩子的求助消息。孩子为什么离家出走?客观地说,孩子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是一方面原因,但更多与家庭教育不当分不开。以这起事件为例:民警在找到这个小男孩后,经了解得知,孩子今年13岁,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父亲一直以来的管教方式较为粗暴,让他心理压力比较大,“觉得我这不行那不行,还经常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对比,他不喜欢我,我就走。”

    孩子的这番话,应该引起每个家长的反思。“别人家的孩子”是很多家长的口头禅,其目的是让自己的孩子向别人家的孩子学习,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好。殊不知,万事皆有度,经常说这话往往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进而变得自卑,缺乏自信;经常拿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也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这种不满情绪积累过度,就可能会以极端方式来反抗。

    常拿别人家的孩子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处于“心理断乳期”,独立意识萌发,渴望得到别人尊重和信任。然而,现实中有些家长总是下意识地以爱的名义,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对比,光看别人家孩子的优点,自己孩子的问题。这样做,可能会让孩子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加上缺乏沟通、交流,导致孩子愤而出走。

    让“别人家的孩子”远离家庭教育,首先要正确看待自己的孩子。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应该承认个体的差异,接纳孩子的平凡之处,尊重孩子的个性,让其在快乐中成长,远比在挫败中跋涉更能激发其潜能,成就更好的自己。其次,要学会与孩子交朋友,与孩子“平等对话”。尤其是当孩子做错事时,应多些沟通、多些交流,而不是讽刺、贬低、打骂、体罚。同时,营造宽松、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培养孩子积极、乐观、上进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浓浓亲情,消除对立和不满情绪,杜绝离家出走事情的发生。付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