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人民币一次性大幅贬值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今年伊始,人民币兑美元的五连跌行情也为期不远。本周三,在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和美元走强的影响下,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一度降至2011年3月以来低点,不禁让市民唏嘘不已,越来越多人关心“如何保卫钱包”的问题。记者 崔凌琳 人民币汇率创五年新低 事实上,从2005年汇率改革启动,人民币兑美元便步入了长期升值趋势。有数据统计,此间,人民币累计升值超过36%。也正因如此,绝大多数市民一门心思持有人民币进行理财投资。 然而,2015年8月11日,随着央行“完善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消息的宣布,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应声贬值,触及2%跌停板,随后的“三连跌”更创下最大单周跌幅。此后,人民币一改前期强劲走势,直至本周三,报6.5693。回头一看,已是五年前的行情,且创五年来新低。尽管昨日,人民币兑美元外管中间价有所回升,但市民投资者已然忧心忡忡。 “倘若我们的商品售价不提高,这不到一年间,我们每入100万美元货品,利润就要缩水30多万元。”昨天,一母婴用品进口商向记者吐槽。同样,人民币贬值也让留学、海淘、海外旅游一族的钱包再度变瘪。 有需求者可适量持美元 那么,面对人民币汇率的重新走低,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应该怎样变化呢?记者近日采访和请教了甬城各大银行及财富管理机构资深理财顾问。 据悉,对于普通投资者的外汇理财配置品种无外乎外币、外币理财产品、海外投资产品、贵金属以及大宗商品。 “作为普通投资者,当前如有海外留学等外币开支的市民可以在汇率较低的情况下兑换一些美元,同时可兼顾留学地需求;而配置欧元或日元,更多是为了对冲风险,降低外汇波动对整体金融资产带来的不确定性。”一家国有银行外汇分析师说,不过,就目前看,今年市场的焦点仍避不开美联储加息预期,一旦该预期增强,美元就会迎来机会,而其余货币反弹,还得看美联储的“脸色”。 外币理财或得不偿失 倘若投资者考虑配置一些外币理财产品,专业人士认为,如非长期有外币使用需求者,不妨三思而后行。据了解,美元货币理财年化收益在1.5%左右,而其余外币理财产品品种则十分有限。尽管近期人民币出现一定幅度的贬值,但比起外汇市场的巨大波动和未来趋势的不甚明朗,投资外币理财很可能还不如投资人民币理财产品带来的收益高。短期汇率波动加上外币兑换费用,外币理财或得不偿失。 海外投资产品则以海外股权投资、房地产购买、量化对冲基金、海外二级市场及债券投资等为主要形式。这种理财产品大多门槛较高,而实际运行中客户收益却不一定不高,加上投资周期相对较长。投资者若想匀出闲钱加以配置,务必选好投资顾问及投资领域。业内人士认为,流动性当属此类产品最大风险。如,股权类产品一般投资期至少3年,而退出期又的3~5年。 此外,记者综合多方建议了解,大宗商品尽管经历过前期暴跌,但是由于全球经济远未走稳,同时市场出清还没有达到合理,目前,投资者还是应谨慎为上;而对于以黄金为代表的贵金属,则当以“避险”思路购买、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