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晓辰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东欧年轻人选择到宁波求学,到中国“镀金”。与中国学生到国外知名学府“镀金”不同,他们来中国“镀金”不是为了上所谓名校,而是为了“了解中国”。 留学一定要在海边 对保加利亚姑娘Silvia来说,校门口的轨道交通2号线将会是又一枚“出行彩蛋”。来宁波留学快3年了,喜欢出门旅行的她惊叹于宁波大交通发展的速度。杭州湾跨海大桥、高铁、公共自行车,每一样她都赞赏有加。 “我的家乡布尔加斯是座港口城市,所以申请‘中国政府奖学金’的时候,我希望留学目的地也在海边。”比起被分配到武汉的同学们,Silvia觉得自己更加幸运。在宁波大学攻读MBA期间,Silvia一有空就和朋友们出门旅行“画地图”。大连、沈阳、哈尔滨、广州、深圳……每一座城市都给她带来全新的感受。 紧随Silvia的脚步,刚来宁大三个月的波兰姑娘Marta也计划在暑假到中国各地旅行。在国内主修欧洲研究期间,Marta在当地孔子学院学习汉语,并申请到了“孔子学院奖学金”。“宁波太棒了,家乡有的东西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看来,这个“90后”还没开始想家。 看了两遍《甄嬛传》 为迎接首届中东欧博览会的到来,精通中国画的罗马尼亚小伙罗宁精心绘制了17朵牡丹花长卷:“16朵牡丹代表中东欧16国,另外一朵代表中国。”来宁波三年,罗宁的普通话已经说得很溜,汉字书法也颇有造诣,长卷上“国花为媒,全球一家”便是他所题。 在家乡主修亚洲学后,罗宁选择来到宁波大学攻读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甄嬛传》我看了两遍,里面有很多中国古典文化,很有味道。”由于中文流利,罗宁在宁波交到了许多中国朋友。 目前,罗宁在宁波的一家双语杂志社实习,还为即将举行的首届中东欧博览会担任翻译。【下转A7版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