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2月0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庄稼地里的供给侧改革

  编者按:昨天的央广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在“新春走基层”栏目中播发了反映我市以资本、人才为抓手,打造绿色都市农业,以此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通讯报道。本报今予编发转载。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史敏 曹美丽 杜金明

  寒冬腊月,北风呼呼。但一走进江北三勤村的智能蔬菜大棚,一股暖风扑面而来。碧绿的生菜、暗红的甜菜、嫩绿的芹菜,沿着旋转式架子,一层一层往上长。

  整个大棚就像工厂,一套智能控制系统控制着温度、湿度、光照和肥料,作物始终在最适宜的环境中生长。大棚主人庞利民说:“好的话一个月就可以采一次,市场卖四五元一斤的蔬菜,我们能卖到20元。”

  合伙人赵波说:“我们不走市场批发路线,采取直供模式,供单位,供家庭。我们还在扩,以大型单位为主。现在的客户有两三万。”

  一个占地不到六亩的蔬菜大棚,一年产值超过200万元,亩产30多万元。两个年轻人用新技术和新思维带头实践农业的供给侧改革。在距离三勤村8公里的慈城镇虹星村,卖了30年盆景的邵秋良也开始进行供给侧改革。

  在邵秋良的盆景园里,小儿子邵旦正在给一盆茶梅包装,准备快递到天津。这是买家通过淘宝网下的订单。老邵的盆景大多数销往欧美地区,去年欧洲经济不景气,他便将目光瞄准了国内市场,换包装,换销售方式。

  “比如说客户问,你们有没有红梅。我们本来没有,不知道客户的需求,他们问了后我们就去进货,发现很多人喜欢。”邵秋良说。

  宁波市去年被评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沿海发达地区提供现代农业的样本。引进工商业资本、吸引大学生种田、推进精品农业,从而推进农业的供给侧改革开花结果。“打造绿色都市农业,四句话,优质高效,特色精品,绿色生态,健康养生。”宁波市农业局副局长凌永建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