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8月11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穿越时空见未来

——领悟《你一生的故事》

    元 晓

    特德·姜是生于纽约的华裔科幻作家,四获星云奖,四获雨果奖,三获轨迹奖,四获日本科幻大奖,还获过坎贝尔奖、斯特金奖等。而他27年来总共只出版了15篇中短篇小说,我手上的这本《你一生的故事》便收纳了其中的8篇。

    第一篇《你一生的故事》是电影《降临》的原著作品,讲述了作为语言学家的“我”和物理学家盖雷一起,与突然拜访地球的外星人“七肢桶”通过视镜进行语言交流的故事。我们以往见过的很多描述外星人的科幻作品,“狡猾”地避开了语言交流的问题,利用自动翻译器轻松越过这最困难的一关。特德·姜起初也没有特意关注语言这个“宝藏”,他在设定女主角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后,当思索这种能力的来源时,想到了可以通过学习外星语言获得,于是在谋篇布局时加进了一些生动的细节,最后事半功倍。

    这篇小说的独到之处在于,跳出人类思维的窠臼,大胆想象外星人的思维方式,又严格遵循着逻辑与已知的人类物理成果,达到科学与幻想的完美结合,是一篇具有哲性的科幻佳作。

    作者以光的折射为例解释:一束光穿过空气进入水中,要发生折射。地球人认为,光是由于“接触水面”这个“因”导致了“产生折射方向”这个“果”。但外星人认为,光要到达那个点,通过折射方向是用时最少的线路,所以光自动选择了折射。一种是因果角度,一种是目的角度。

    “人类发展出前后连贯的意识模式,而七肢桶却发展出同步并举式的意识模式。”所以,七肢桶的语言可以是线性的,即由前后顺序语音组成,但文字却是采用完全不同的模式:无论表达的含义有多复杂,皆用一团字来完成,通过视觉接收同步并举的信息,“一行文字、一段文字、一页文字,其中的区别只在于这个团有多大面积。”“我”学会了七肢桶的语言后,思维也跟着改变,进而获得了预知未来的能力。

    小说由两条线并列推进。在另一条线上,“我”用将来时态回顾了女儿的一生。这是小说的又一大特点,说明“我”写作的时间点,是在“与外星人的故事已完成,但女儿的一生还未开始之时”。

    一旦预知了相恋、结婚、女儿的出生,还有分手、离婚、女儿的去世……还要不要按照已知的内容去执行完成?“我”想象着突然离开地球的七肢桶的世界观,“觉得每个事件都有其必然性,并且全身心融入,彻底理解这些必然性”。那么“我”也可以这样做,“预知未来的人不会奢谈未来,读过岁月之书的人不会承认自己读过它。”

    另一篇《巴比伦塔》是特德·姜的处女作,发表于1990年。小说对细节的精妙描写和结局的哲性处理,不仅在精神世界竖起了一座与天齐高的塔,而且给出了一个“天高至极、反之在地”的宇宙观。

    从巴比伦塔底座到塔顶,路上的行程需要四个月,希拉鲁姆等一队人,被雇来执行去塔顶凿穿天底的任务。希拉鲁姆们经历各种艰难,终于登到塔顶,与埃及人协作进行凿穿天底的大工程。虽然做好了各种预防措施,但还是凿穿了天庭用来下雨的水窖,天水倾泻,希拉鲁姆在水中奋力挣扎,最后幸存下来。本以为已达天庭的他,却发现自己竟然在离巴比伦不远的一片沙漠上。

    后来,他领悟到,“天堂与地面通过某种不可思议的途径卷成了一个圆筒,在圆筒上,天与地相接相连。”“人类所能迈过的最长旅程并不能让他们冲破边界,而只会带领他们回到最初的出发点。”

    本书还收录了《领悟》《除以零》《七十二个字母》《人类科学之演变》《赏心悦目》等小说,每篇风格迥异,但同样富含哲理。我猜测作者是个慵懒、聪明、淡泊的非主流科幻作家,自由地书写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在超现实中寻找驻足的角落。他的小说一经问世,便被惊叹、赞美、荣誉包围,甚至被天马行空的美国人与思维缜密的日本人同时用连番大奖认可,这是多少作家梦寐以求的。

    20年前喜欢《科幻世界》杂志、每期必买的我,能想到20年后女儿也成了小科幻迷吗?让我们一起来领略科幻的魅力——打破时空界限,看到未来迷人的样子。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