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新视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2月06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际产业合作渐入佳境

宁波崛起四大“欧洲飞地”

宁波升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项目落成。(毛梦蝶 摄)
中意宁波生态园。(姚捷 摄)

    本报记者 单玉紫枫

    通讯员  姚  珏

    近年来,我市国际产业合作规模逐步由小到大、内容日益丰富。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级产业园中意宁波生态园为引领,浙江中捷(宁波)产业合作园、中瑞(宁海)生产技术中心、北欧工业园等国际产业合作园为支撑的发展格局。

    更令人期待的是,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及建好中意、中捷等国际产业合作园区,为扩大国际产能合作描绘蓝图。

    上周,浙江中捷(宁波)产业合作园正式授牌,捷克轻型通航飞机制造项目、捷克户外保温箱项目、匈牙利电子魔墙项目等宣布入驻园区,为我市2018年的国际产业合作掀起了第一波小高潮。

    北欧人在甬创办工业园

    亩产纳税“年年高”

    对挪威、丹麦、芬兰这三个北欧国家的商人来说,宁波对他们并不陌生。2000年初,挪威商人欧佛·罗德兰(Ove Nodland)在镇海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他发现单个外资企业从海外雇员到中国工作的费用较高,如果能形成集群效应,建立外资工业园区,便可极大地节约成本。

    2001年起,他开始面向北欧为宁波“代言”,推荐心中的创业天堂。2015年12月省政府批准了10家省级“国际产业合作园”,由他创办的宁波北欧工业园名列其中,成为迄今为止全省唯一的非政府建立的省级国际产业合作园。

    宁波特艾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便是欧佛招来的明星企业之一。特艾科来自丹麦,是全球顶尖的汽车排气系统扩充器供应商,客户囊括宝马、戴姆勒-克莱斯勒、大众、通用等整车制造商。这家在宁波的工厂是特艾科全球最大的工厂,拥有员工1000余人。去年前三季度,企业出口额达3.17亿元,名列镇海区出口企业第八位。

    “园区内,像特艾科这样的公司并不鲜见。”北欧工业园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吕鹏告诉记者,目前园区内常驻企业有50多家,均为外资公司在华投资设立的先进制造企业及贸易企业,其中80%以上来自挪威、丹麦、瑞典等北欧国家。

    麻雀虽小,能量巨大。园区400多亩土地,2016年度实现工业总产值18亿元,纳税达1.7亿元。2017年预计有30%以上的增长,亩产纳税约在25万元到30万元之间。

    市商务委重点开发区域处处长林汇川认为,北欧工业园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外商变成招商人员,进行纯市场化运作,激发了园区深层活力。

    政府主导三大国别园区

    抄“洋”路转型升级

    瑞典的特罗尔海坦是一座秀美的北欧小城,也是萨博汽车总部所在地。

    早在2012年,宁海县科技园区与当地的瑞典创新科技园签订合作备忘录,双方互设办事处,推动两地技术业务合作。2013年,宁海县政府与特罗尔海坦市签订友好城市意向书。截至目前,园区已携建新、方正等多家企业赴瑞典特罗尔海坦创新科技园考察,并成功接待瑞典TechROi、MIM等著名公司来访。

    宁海相中的是瑞典先进的技术及工程类人才优势。“成立中瑞生产技术中心,就是希望为中瑞双方企业搭建人才、技术研发、管理、工艺等全方位的合作平台。”园区负责人表示,通过这一平台,宁海企业已与世界最大的轴承生产商瑞典SKF公司实现业务合作。去年11月,欧洲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协会FKG曾派出20余位客商赴宁海考察对接。

    目前,园区即将成立瑞典工程师派遣公司,希望引荐国内相关大学实验室与瑞典科技园合作,并入驻中瑞生产技术中心,进一步打造集技术研发、产品孵化、项目合作等于一体的平台,完善宁海汽车零部件产业业态,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对敢为天下先的甬商而言,意大利早已不陌生。作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产业合作生态园,中意宁波生态园管委会综合服务局局长励成亮表示,园区立足意大利,面向全欧美,加速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和资金、人才,招商引资呈现项目量质齐升、产业关联紧密、推进速度加快的良好态势。

    “2018年才过了一个多月,现在已经签了12个项目,其中10个项目将在3月份进行土地摘牌,5个项目会在今年上半年开工。”产业链招商下,“中意速度”令人瞩目,励成亮说,即将进行土地摘牌的10个项目,总投资50多亿元,主要瞄准新能源汽车核心配件,节能环保材料,节能环保储能等相关上下游领域。

    抢人才、抢项目、抢资金,与宁波“缘定三生”的中东欧国家同样是一个重要的产业合作目的地。据悉,在1000多家与中东欧国家有业务往来的慈溪企业中,超过三成的企业与捷克有业务往来。“捷克工业基础好,在汽车及零部件、机械设备、电气、通航、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产业领域拥有雄厚实力。”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如此解释两地“情缘”。

    1月29日下午,随着浙江中捷(宁波)产业合作园的正式授牌,一个致力于打造以捷克等中东欧国家为重要元素,集聚国际优质产业资源的开放型国际产业合作园向世界敞开大门。

    借园区发力

    展望国际合作未来

    北欧的清新、瑞典的内敛、意大利的时尚、捷克的浪漫……如今,四大国际产业合作园将宁波制造、跨国研发、现代管理等在园区内有机融合,反哺本地产业转型升级。

    “以我们最新引进的3个项目为例,西班牙人Ruben创办的 AGL公司,业务覆盖产品调研、设计、开发、设备生产,通过开展农业‘个性化定制’,逐渐把整条产业链纳入企业的运营体系之中,弥补了宁波农业基础相对薄弱的短板,把宁波大棚卖到了肯尼亚。”吕鹏说。

    面向未来,吕鹏坚信破除发展“天花板”后,北欧工业园区将继续保持每年30%以上的增长。励成亮同样信心满怀,“中意生态园设立的目标是到2021年,园区销售额达500亿元,从而带动余姚乃至宁波的整个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当前的对外开放体系中,国际产业合作园是最契合国际宏观需求、最有能力对接国际规则、最有潜力实现国际产能合作的平台。借助这一新平台,精准地吸纳和集聚特定行业,为国际价值链分工、产业分工中谋得更有利的地位打下基础,以期拓展更为广阔的国际合作领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