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G真正从实验室走进百姓生活,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徐展新 摄) |
记者 徐展新 前段时间,全国多座城市陆续举办5G商用发布会,介绍全新的套餐资费,发布一系列5G新产品,宁波也参与其中。 5G商用“号角”吹响,意味着这一前沿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家庭,从工厂走向商业区,“加大油门”驱动商业领域创新变革,满足人们对5G时代美好生活的向往与需求。 5G体验“快人一步” 10月31日,宁波移动、宁波电信、宁波联通同一天发布5G商用的相关信息,全新的5G套餐资费安排出炉。“整体价格的确比4G套餐高了,但换算成每1G流量的使用成本,5G套餐会更划算一些,上传下载的速度更是有了跨越式的提升,老百姓还是得到实惠的。”宁波电信移动运营中心总经理助理薛振晓说。 的确,5G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快”。 记者在市图书馆的5G体验空间感受了5G环境下的真实网速——1.2Gbps,又在世界数字经济大会的电信展台了解到5G“超级上行”的上传速度——平均268Mbps,两项数据都将4G远远甩在身后。 8月16日,宁波移动天宁营业厅卖出首台5G手机,“尝鲜”的市民率先体验到了1Gbps的5G速率。如今,运营商已联合vivo、三星、华为、小米等品牌推出多款5G手机,并在商用发布前推出预约业务,鼓励消费者购买5G手机、提前使用5G套餐。 据了解,5G套餐推出前,宁波移动的预约用户接近1万名,售出5G手机超过1万台,宁波电信的预约用户也超过6000名,越来越多人愿意为5G这一新生事物买单。 此外,为了进一步优化体验,弥补当前5G信号尚未完全覆盖的遗憾,各运营商推出了“不换卡不换号”的服务,实现了无5G信号区域自动切换,做到4G和5G的“无缝衔接”。“新生事物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但它确实做到了‘快人一步’,有尝鲜体验的价值。”薛振晓表示。 5G产品“百花齐放” 套餐资费的公布,只是5G技术商业化应用的“冰山一角”。在宁波,5G的使用场景越来越多,逐渐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 市图书馆里,人们戴上AR阅读眼镜,书本上余姚河姆渡和宁波鼓楼的图片立马变得“立体”。在平板电脑上提笔写字,身旁的机械臂几乎同步运转,通过AI运算模拟书写路径,将你的作品原样“复制”到白纸之上。 宁波诺丁汉大学的校门口,前来报到的新生们戴着VR眼镜打乒乓球、对着“空气”踢足球、通过“倒沙子”接受地理教学,还能在虚拟世界里“翻山越岭”骑单车,感受5G智慧校园的“黑科技”。 宁海第一人民医院和宁海力洋中心卫生院的病房中,连接5G网络的移动查房设备有序运作,精准地录下患者的声音与画面,并将声画第一时间传输至医生面前,突破空间的障碍,实现医患双方的实时互动。 这不是停留在理论阶段的“实验项目”,而是实实在在得到应用的新产品,它们就在每一位市民的身边。随着5G手机持有量增加、信号覆盖范围扩大,这些分散的试点单位将串联成片,构成功能完备的“5G世界”。 产品日益丰富,5G技术蕴含的消费潜力逐渐显现。今年的世界数字经济大会上,5G和游戏、直播的融合就获得了逛展市民的喜爱,每个体验区域都人满为患。5G套餐发布后,配套的VR视频、VR直播、VR游戏、超高清信号、3D巨幕等增值服务也紧随而来,既能满足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也能充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 根据《宁波市5G应用和产业化实施方案》,未来宁波将在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图书馆、智慧服务区、智慧旅游、赛事直播等领域持续发力,开拓5G时代的新市场。 5G应用“缺憾尚存” 购买一台5G手机、办理5G套餐之后,我们究竟能享受到多少5G带来的便利?事实上,目前5G在宁波覆盖的范围依旧不大,集中在中心城区,尚未延伸到郊区和农村。“即便是在中心城区,也有可能在拐角处突然丢掉信号。这和基站建设的密度相关,还没有发展到天衣无缝的阶段。”薛振晓说。 按照计划,宁波将在2020年建成6000个5G基站,实现中心城区、重点产业园区、港口、重点旅游区等重点区域5G信号连续覆盖,到2022年实现普通乡镇及以上区域5G信号全覆盖。 此外,5G硬件设备的研发也是一道难关。记者在各类展会注意到,有的智能机械臂能现场临摹笔迹,但延迟超过五秒,临摹的文字也有些歪歪扭扭——可见,上游企业尚未实现5G工业模组轻量化,无法做到硬件软件的精准匹配。 我们已能依托5G技术实时直播体育赛事,但镜头切换功能尚未实现,5G直播的赛事资源也相对有限。“技术已经成熟了,差的是足够多的内容、足够好的设备。”工作人员表示。 还有许多5G设备由于高昂的价格和使用场景的局限性,目前只能用于展览和小范围的测试推广,不能进入工厂流水线或寻常百姓家,譬如备受欢迎的5G滑雪体验设备、5G智能单车设备等。 可见,“初生”的5G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充裕的调整余地。“5G商用发布并不意味着全面普及,老百姓可以‘尝鲜’,但不能盲目乐观、冲动消费。”宁波移动网络部5G主管王任表示,“当技术、设备、理念、市场完全同步时,5G时代才能真正来临。” ■新闻1+1 5G是一张 更绿色更智能的网 5G资费出炉,6G研发启动,通信技术的迭代前所未有地抓人眼球,刺激着各行各业和普通用户的神经。 “从4G到5G,比以往任何一代移动通信的更新换代都更具革命性。”在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易芝玲看来,无论是产品设备、技术标准还是产业之间的跨界融合,甚至应用场景、资费方式,5G时代都不同以往,“这种非线性、多维度的拓展,是5G网络最大的挑战,也是最大的机会。” “我们的网络是全世界最‘绿’的。”易芝玲表示,从底层架构起,5G在标准设计、参考信号设计、物理结构上都最大化地考虑了节能,如果用归一化比较,5G比4G能效提升了4倍。“运行一个比特所需要消耗的电量,5G是4G的1/4。”她解释说。 但相较之下,5G需要提供的流量、速率都大太多,又有大带宽及大规模天线阵基站做高复杂度的信号处理,以及高密度站点的部署,整体来讲,5G的绝对功耗确实要大得多,降功耗、降成本是整个5G产业链的共同诉求。 值得一提的是,除低时延、高可靠之外,通过5G网络架构的软件化重组,很多原本部署在核心网的功能在新的网络架构上可以下沉到网络边缘,同时接入网也是灵活的、可重组的,这加速了5G赋能千行百业的可能性。 “目前来看,在5G产业链发展的技术路线图上,我们在按照各个阶段性目标推进,但这条路会很长,5G的工作刚刚开始。”在易芝玲看来,对于全球任何一家运营商来讲,匹配和满足用户的需求都是最大的挑战,尤其是5G时代的大规模产业用户。 (据《科技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