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门联动推进公路“穿村而过”点段治理。 |
|
非机动车、行人太阳能警示小喇叭。 |
|
X229余梁线农村公路“穿村而过”点段综合治理示范点。 |
张燕 余明霞 梅海峰 文/图 一些公路穿村过乡,虽然方便了村民出行,但也存在不少安全隐患。特别是农村公路线长面广、通行环境复杂,一些穿村镇路段事故易发高发。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6月13日,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市委平安办、市公安局在余姚举办了公路“穿村而过”点段治理暨公路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工程现场推进会,我市各级相关部门深入践行主题教育,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系统推进“穿村而过”点段综合治理。 一县一图 全面起底调查 从今年3月开始,我市交通运输、公安、自然资源和规划、农业农村、综合执法等部门集中会商,统筹“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治理试点和城乡有机更新等重要工作,结合村庄和公路建设发展及历史交通事故的调查分析,深入排摸出832处国省县道“穿村而过”点段,建立“一县一图一清单”。各地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立查立改、立行立效,目前已基本完成事故多发点段治理。 一点一策 坚持分类治理 农村公路所处地形复杂,安全提升因地制宜。我市综合采取“治、改、绕、搬”等措施分类施策,对去年事故多发的41处点段实施挂牌督办整治,对历史事故多发的290处点段实施优化提升整治,对365处一般点段进行规范完善整治,对136处点段实施工程改造、规划绕行等进行分类整治。 同时,各地科学采用交叉口机非隔离设施完善、行车安全通视三角区清理、支线控速方案提升、路口标线规格提升、路口及人行横道照明亮化、违规道口清理关闭、非灯控人行横道路口整治提升、“一灯一带一牌”设置、村镇交通安全协同治理等一项或多项措施精准实施治理。 一策一效 坚持综合施策 道路交通安全是平安宁波建设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涉及人、车、路、环境、管理等多重因素。市委平安办、市道安办会同相关部门围绕提升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深入推进公路交通安全精细化治理。各地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坚持多元共治,一致同功,落实交通安全属地责任和乡镇(街道)、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农村交通安全协同治理,加强宣传教育、劝导提示、执法监管,持续增强交通参与人安全意识。 一路一品 强化示范引领 我市交通运输部门围绕打造精细化提升精品路,综合运用“隔、封、亮、建、透”等措施,项目化推进公路设施整体化提升。高质量完成余姚甬余线、浒溪线,象山象西线、北仑骆霞线等6个精细化提升项目,加快推进46处国省道一级公路平面交叉口治理,系统提升路段平均开口间距和安全运行水平;加快推进普通省道公路命名编号调整工作,构建规范统一、清晰醒目、配置完善的普通省道公路标识体系。目前已合力打造了余姚228国道、象山盛宁线等一批样板路,今年还将完成22条公路样板路创建工作,形成“一路一品”的示范带动效应。 一事一制 强化协同治理 我市推动建立国省县道“穿村而过”点段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并将“穿村而过”点段综合治理纳入对各地、乡镇平安宁波建设的考核内容。持续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路警协同、多方共治”的工作架构,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按照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分类细化精细化措施,开创公路交通安全治理的新体系、新模式、新机制。建立国省县道“穿村而过”点段综合治理督导晾晒机制,定期通报整治进度质量,确保闭环落实。 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公安交警等多部门联动协同,扎实推进“穿村而过”点段综合治理,建立完善点段动态排查评估治理机制,做到对策精准化、管理经常化、协同一体化,计划两年内完成整治类点段治理,3-5年完成规划建设类点段治理,构建公路畅通安全与沿线居民安居乐业和谐共进的发展格局,努力推动公路建设与乡村振兴协调融合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