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理论周刊·发展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12月1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夯实博士后青年科技人才底座
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添翼

    李佩佳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把实体经济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引导和支持传统产业加快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这一重要指示内涵丰富、指向明确,为宁波以实体经济为主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创新探路先行指明了方向。我市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就是以实体经济科技创新支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典型。近年来,我市博士后工作站加速发展,由2020年219家增加至今年的382家,其中企业站326家,占比84%。企业站中,创新型占比超过85%,“单项冠军”企业建站覆盖达82%。

    一、服务实体实际需求,激发科创澎湃动能

    近年来,我市博士后工作站紧贴企业发展实际需求,在人才培养、技术攻关、产才融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为我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澎湃动能。

    推动成果转化。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制约行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通过利用好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博士后人才三方合作的三轮驱动科研新模式,组建生物疫苗等多个由龙头企业牵头的博士后创新联合体,成为推动我国细分行业发展的强劲动力;通过广邀海内外优秀博士“揭榜挂帅”等创新举措,推动博士后研究人员跨领域交流、跨系统合作、跨学科攻关,较好地解决了一批技术难题。近几年,在甬博士后团队实施揭榜项目每年突破100个,多项技术被应用到探月工程、北斗卫星等“国之重器”。

    引领产业升级。我市积极构建博士后工作站产学研用联盟,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加速推动核心技术成果转化,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助力企业“华丽转身”。据统计,近几年在甬博士后累计研发的193项产品被省级以上部门认定为重点领域首台(套),帮助永新光学、东睦新材料、激智科技、美康生物等重点企业打破国外行业垄断,进一步巩固企业在重点领域的龙头地位,推动全市产业加速向高端转型升级。

    助力经济发展。博士后工作站立足实际发展需求,突出应用型特色,在促进“四链”融合共生的同时,不断向上下游延伸拓展。博士后项目带动本地科技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效果突出,对产业链投入产出效率“杠杆效应”明显。近几年,全市博士后累计研发投入突破47亿元,带动经济产出和社会资本447亿元,直接放大经济效应10倍,并拉动就业1.9万人次。

    二、构建三项“机制”,抓好三个“更加”

    下步,以“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为战略指引,聚焦实体经济发展需求,以博士后工作为抓手,面向打造“361”万千亿级现代产业集群、攻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形成新质生产力等重大需求,着力构建三项“机制”、抓好三个“更加”,进一步激发博士后工作在人才培养、技术攻关、产才融合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精准培育,构建清单式建站机制,实现覆盖更加广泛。更加注重发挥博士后工作站在引才育才、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独特作用,在多设站、建好站方面持续用力。一是聚焦“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以及“361”万千亿级现代产业集群重点科技创新企业,建立清单式建站机制,梳理目标建站企业清单,技术难题和人才需求清单等,阶梯式逐级推进建站,力争实现“单项冠军”企业全覆盖,“专精特新”企业覆盖50%以上。二是市县两级联动组建帮建专家团,面向有建站意愿的优秀科技型企业开展政策宣讲,持续跟进做好把脉辅导,手把手帮助条件成熟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提高建站质效。

    打通壁垒,构建协同式共育机制,实现联动更加有效。进一步打通设站机构与培养高校的信息壁垒,创新博士后联合培养机制。重点是联动各级主管部门、在甬3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近400家博士后工作站各方职能资源,采用“联合招引、联合培育、联合考核、联合留用”等协同共建方式,促进产业主管部门、在甬高校院所、企业产学研深度融合与人员流通,以组团式发展提高对博士后人才吸引力和承载能力,切实增强博士后“产、学、研、创”平台的延展力和支撑力,推进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

    数字赋能,构建全周期服务机制,实现“蓄水”更加有力。更加注重在政策力度、工作速度、服务温度上下功夫,增强对博士后战略人才的吸引力。一是加大政策力度。针对城市吸引力不够、引才主动性不足、培养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深化博士后人才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迭代升级人才引进、培养成长、创新创业等方面一揽子政策,在政策享受、项目评审、职称评聘、项目管理、薪酬确定、编制利用等方面充分松绑赋能,不断激发用人单位引才用才活力。二是加快工作速度。聚焦影响博士后管理工作中的堵点问题,充分发挥好我市在全省试点上线一体化博士后数字化管理系统,做好博士后补贴申报、优博优站、平台升级等工作事务办理的“信息化”应用,博士后及工作站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等绩效评估的“数字化”展现。三是加强服务温度。聚焦博士后等高端人才引、育、留、用中的“关键小事”,更加注重从购房安家、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留才痛点入手,完善政策、强化保障、优化服务,打造“宁波五优、人才无忧”的良好环境。

    (作者单位:市发展规划研究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