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三红随车携带的急救包内的急救用品。通讯员供图 |
|
张三红 |
8月30日下午5点10分左右,在余姚临山镇迎凤路工商银行旁的十字路口,一辆电瓶车与汽车相撞。骑电瓶车的老伯被撞翻后受伤倒地。正在这时,一位中年女子提着一个红色的小包匆匆赶来,她发现老伯腿上流了不少血,右腿大脚趾旁的伤口特别大,便用绑带对其进行止血与包扎,随后又用棉签蘸着碘酒对老伯后脑勺的小伤口进行消毒、止血…… 近半个小时后,忙得满头大汗的中年女子看到伤者没有大碍,便与相继赶到现场的交警、老伯家属交代几句后,提着红色小包悄然离去。 她考取了红十字救护员证 9月1日,几经辗转,记者找到了这位仗义助人的女子,她叫张三红,今年45岁,家住临山镇,在一家企业从事财务工作。此前,医护人员曾告诉记者,说这位参与急救的好心人处理手法非常专业,为啥从事财务工作的她具体有如此专业的水准? 张三红向记者揭开了“谜底”:她是余姚市红十字极速救援队的一位应急救援志愿者。去年,她经过救援队专业培训后,考取了红十字救护员证,“我们每个队员都随身携带有急救包,碰到受伤等危急情况,可以随时自救或者救助他人。” “救命神器”堪称“百宝箱” 那么,那个红色小包里究竟装有什么“救命神器”,有何功用? 余姚市红十字极速救援队队长凌忠刚专门向记者进行了展示。这个救援包里有一次性化学冰袋,在高温天碰到有人中暑,将其压碎贴在腋窝底下、大腿内侧等处,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止血纱布、绑带、三角头巾可以对外伤患处进行止血包扎;喷雾可以治疗缓解脚扭伤、肌肉拉伤;压缩的保温毯防水,可以在海上、山地救援以及洪涝灾害等帮助失温人员使用,防止体温过低导致伤亡;一次性呼吸膜是在进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时防止交叉感染所用;救生哨在野外遇到紧急情况时呼叫求助使用;还有用于消毒的碘伏棉签棒、一次性口罩、手套、剪刀等急救用品,堪称“百宝箱”。凌忠刚说,别看它们平时不起眼,但到关键时候,就会成为“救命神器”。 应急救援已拓展到方方面面 据凌忠介绍,救援队成立于2018年10月。建队之初,主要是想着为本地举办的马拉松、自行车赛等大型体育赛事提供保障,但经过几年的发展,应急救援已经拓展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目前,全队220多个志愿者都经过了应急救护培训,已经有近一半人考取了红十字救护员证,他们中有公职人员、企业员工,还有个体商户,现在每个人都在车里放着一个急救包,准备随时随地救人。“这样可以改变以前看到有人受伤,想救又因为没有急救用具而不敢出手的状况,可以在救护车到来前及时开展院前急救,守护生命、守护健康,同时可以把科学救人、助人为乐的精神传承发扬下去。” 记者 张晓曦 通讯员 魏士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