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1月18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退休述怀

    □马云才

    人到了花甲之年,虽不至于堕落到老态龙钟、风烛残年的地步,但鬓毛已斑,看书离不开老花镜,走路跟不上趟,眼角里、额头上已明显爬上了细细的皱纹……这种渐入老境却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不争事实,老亦是慢慢从量变向质变方向飞跃的嘛。所以老辈人相见,总会发问,小马,你几时退休啊?我说快了,快了,今年11月初就该退休了。小辈人相见,也会发问,老马,你何时退休啊?我说快了,快了,过了10月份就该退休了。我私下里总是直犯嘀咕,怎么一提起退休,一点也不忌讳,就像路上相见问你饭吃过了没有一样随随便便,漫不经心。我想要不是我脸上呈现饱经沧桑的痕迹,背不驼,健步如飞,谁还会随随便便问及我退休的鸟事?

    越临近退休,我的心情越变得矛盾。既希望早点退休,回家享受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闲适生活,又希望多工作一阵子,继续为农信社的发展壮大出一分力、发一分光。然而,也有人感叹,人退休了,无非就是回家等死了。这句话说得有点悲观失望,有点武断。常言道:黄泉路上无老少。殊不知社会上英年早逝、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现象早已是司空见惯。不过,在去黄泉的路上,老年人毕竟有优先权,是多数。然而“回家等死”并不是退休人员的“专利”。 换句话说,在职的年轻人一不小心也会步入漫漫黄泉路的。如此道来,死,却是没有年龄界限的。

    人活世上,自从呱呱坠地起,就逐渐向衰老方向发展,恰如一个一刻不停赶路的行者,走过了少年,走过了青年,走过了壮年,乃至走到了耄耋之年,才一步步完成了人生奋斗的目标,最后步入生命的归宿。生,来自偶然;死,却是必然。试想吧,假若没有生只有死,那么世界上人类就会灭绝,地球末日就会不期而遇。假若没有死只有生,世界上的人则多得客满为患,成了拥挤不堪的沙丁鱼罐头,这叫人咋生存呢?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我知道,这个规律是违抗不得的,我也从来没有想去违抗。古代许多圣君贤相,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想方设法去与这个规律对抗,妄想什么长生不老,结果却事与愿违,空留一场笑话。因此,我们对待生死观,应该抱着乐观通达的态度,就如同对待花开花谢、日出日落、四季更替一样自然、泰然。每个人到了人生这个年龄段,都是要走“叶落归根,人老还乡”这条路子的。

    那么,待到退休后,你有何打算?也就是说你的退休生活是如何安排的呢?针对这个问题,我坦言,将来我从岗位上退下来,内心肯定会有失落感。依老夫之见,比较周全的安排,不妨去老年大学报名入学(尽管我早已是浙江省高等自修大学的毕业生了),与老年朋友跳跳交谊舞,打打太极拳,拜师画画。除了老年大学学习之外,平时还可偕同妻子出外旅游,于陶冶情操的同时,拓宽视野和胸襟。再不就是每天抽出几个小时,把家中的藏书再一本一本通读一遍,将读书的感悟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感受见诸文字,能发表的,“漫卷诗书喜欲狂”; 不能发表的,权作是练练笔而已。

    常言道: 花朵萎谢了,恰好腾出位置坐果。民间也有这样一句俗语:一个萝卜一个坑。倘若我今天退休了,明天就必定会有一个年轻人来接我的班,循环往复,无穷无尽。现在我已经化解了临退休前的矛盾,不再产生“希望多工作一阵子”的想法。有专业特长者退休了,可以继续受聘于本单位或是外单位“发挥余热”,我们不仅无可非议,而且还要赞赏有加。像我等小喽啰之辈,既没有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又没有混个一官半职,只好干脆早点儿让位,让德才兼备的青年才俊登上工作舞台大显身手,不亦乐哉。

    “年景虽云暮,霞光犹灿然。” 我觉得人虽到了暮年,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追求,老者依然能活出光鲜,活出滋润,其满满的幸福感绝不比年轻人差。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