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4月08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英雄亦有无奈处

——《读水浒》阅后有感

    清  宸

    点评《水浒传》的作品历来层出不穷,观点各异。这本《读水浒》选择了相对细致单纯的手法,从主流文本出发,讲述了十三个水浒人物的个性和经历,挖掘出导致他们走向不同命运终点的深层次原因。

    譬如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作者说他就好比是现在的一个中产人士,有点经济实力,有点社会地位,不仅工作清闲,而且家庭美满。中产阶层的生活,没有事情,那是岁月静好;一旦出事,不啻天塌地陷,其应对灾难的能力未必就比底层小民能强到哪里去。林冲遭遇飞来横祸后,一直选择逆来顺受,表现得很是软弱和窝囊。直到“风雪山神庙”,林冲终于意识到自己真的无路可退,这才“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果断杀了陆谦等三人,甚至还狠戾地割下了仇人头颅——至此,昔日温文尔雅的那位“林教头”不见了,进入读者视野的是一个野性狂暴的复仇者。

    梁山上真正堪称“英雄”的人物其实不多,鲁智深算一个!此人善良真诚,从不会假模假式。他在喝酒时,得知金翠莲父女的遭遇,掏出了五两银子,史进摸出了十两。李忠是个耍枪棒卖膏药的,哪怕动作有些迟缓,但能出二两,已属不错。偏鲁智深嫌少,不仅把钱扔回给李忠,还怼了人家。后来桃花山出事,李忠第一个想到可以求救的人偏偏是那个曾经给过自己挺大难堪的“鲁提辖”,认为:“他是个直性的好人,一定会来的。”可见,李忠确有识人之明。鲁智深的真实还表现在他作为一个常人、凡人,无法免俗的虚荣心上。他投奔到大相国寺后,一开始死活不肯当管菜园的“菜头”,非要当都寺、监寺这些“高管”。你要说鲁智深真的有多么渴望进入寺庙的管理层吗?那倒也未必,他就是表达一下“人往高处走”的愿望,表现一下自己要求进步的精神面貌,还蛮可爱的。

    《水浒传》中最难下定论的,大概就是将真实个性掩藏甚深的宋江了。施耐庵在写他的时候,还特别喜欢用曲笔。一面说他是“济弱扶倾心慷慨”,一面又写他心肠狠毒,做事狡狯。在古代,“官”和“吏”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身份。宋押司是个吏,在体制内没什么上升空间,而他的理想却是“封妻荫子”。所以当宋江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在“黑社会”中那么有口碑时,他就有些蠢蠢欲动了。当然,宋江也有宋江的犹豫:在拿下清风寨之后,他本来是完全可以直接上梁山的。可从理性角度衡量,他不愿落草为寇,情愿发配江州。而从感性层面出发,他在酒后,情怀大放,于浔阳楼上题了反诗……还记得小说最后,宋江在毒死李逵前说的那些话吗?他说蓼儿洼的风景和梁山一般无二,“言讫,堕泪如雨”。读到这里,素不喜欢宋江的笔者对他竟产生了几许深切的同情。说到底,他也只是个可怜可叹的悲剧人物啊。

    杨志是《水浒传》中蛮特殊的一个形象,无论做什么事,几乎样样搞砸。他呢,还把责任全部推给别人,觉得自己就是倒霉,就是时运不佳。其实杨志性格中有极为病态的一面,他总是在自怨自艾,自我压抑,同时他的天性中又存有戾气和狠劲。譬如他在卖刀时,遇到泼皮牛二找茬。就杨志的身手,明明分分钟就能摆平对方。可他表现得非常怂,这就给了牛二一种“此人好欺负”的错觉。最后,杨志还是把牛二给搠死了。作者由此感慨:“别人是被仇家或官府逼上梁山的,杨志则是自己把自己逼上梁山的。”

    《水浒传》展现的是人性画图。因为施耐庵对周遭世界有着深刻的洞察,所以才能写就这样一部伟大小说。我们作为读者,对文学艺术的认知其实也是对世道人心的认知。

    (《读水浒》 三秦出版社 2022年1月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