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4年01月0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国主义教育法》本月起施行

如何更好地开展“爱国”教育
老师们这样说……

中原小学国防素质训练活动现场。学校供图

“同学们,作为中华儿女,我们都应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1月8日早上,浙江太安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邬梦娇受邀在鄞州区五乡镇中心小学的操场上进行了特别的国旗下讲话。

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于2024年1月1日起生效实施,此次国旗下讲话正是以此为主题。记者采访了多位教育界人士,对如何贯彻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法进行了思考。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林桦 钟婷婷

法律工作者说

这部法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当天的国旗下讲话,邬梦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中提到的不当行为入手,引学生们深思。她表示,该法第三十七条指出,不能做出侮辱国旗、国歌、国徽或者其他有损国旗、国歌、国徽尊严的行为。“因为国旗、国徽、国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维护它们的尊严是维护国家尊严、增强国家观念、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邬梦娇娓娓道来,让同学们对爱国主义教育法有了新的认识。

作为校外辅导员,邬梦娇已多次到五乡镇中心小学进行法治宣讲。她说:“《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颁布与实施,填补了国家在爱国主义教育领域的立法空白,标志着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法治体系逐步完善。该部法律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各部门单位的职责任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措施及支持保障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指引和制度保障。爱国主义精神要从小培养,而学校和家长对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老师和家长们更需要去了解和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法》中规定的职责任务,更好地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为学生们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

有学生在活动结束后说:“原来这部法律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教育界人士说  

课堂教学是主渠道

《爱国主义教育法》的正式生效,对教育人而言有什么启示?

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思想政治教研员许军国表示,《爱国主义教育法》第十五条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这也说明,学校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课堂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

爱国主义有四个方面基本内涵: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学科教师要结合各个年级的学生实际,讲清楚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好河山,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融合历史,源远流长的五千年中华文明,人民当家作主的来之不易。在学生心中树立起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为自己成为新时代的中国人而自豪。

爱国主义教育不是口号,它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宁波实际,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宁波丰富的红色资源,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让爱国主义见之于学生的日常行为之中。

扎实推进法治校园建设

一直以来,五乡镇中心小学都非常重视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每年的清明、端午、国庆等重大节日,以及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国家宪法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日子,学校都会通过国旗下讲话、少先队课、校园文化节、校外研学活动等形式开展主题活动。同时,学校结合爱国主义教育扎实推进法治校园建设,开展了“五说吾法”校园法治系列活动,邀请司法行政志愿者、人大代表、学校教师、家长代表、学生代表五种不同的授课群体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活动。据悉,五乡镇中心小学已将《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学习融入“五说吾法”法治系列活动中。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我们把握重大时间节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契机。”五乡镇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鲍淑琴说,开展爱国主题教育,首先要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演变,深入了解我们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其次,要加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同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再次,教育学生珍惜新中国取得的成就,感恩那些为国家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的先辈,向学生传递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价值观,引导他们更加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和责任使命,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上好“爱国”思政课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是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的“爱国三问”。这“三问”,一问民族血脉,二问家国情怀,三问责任担当。新时代,这“三问”依然振聋发聩。

“学校思政课是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开展的主阵地。思政课不是将‘你要爱国’这个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而是教新时代青少年该如何去爱国,如何去做一个爱国的中国人。”为此,宁波市名师、宁波市第七中学教育集团四眼碶中学思政教师陈家晶提出三点建议:

首先,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历史传承,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从我们的红色根脉中汲取精神力量,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根脉资源。

其次,积极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可以充分动员爱国主义教育的力量,现役军人、劳动模范、身边榜样……都可以告诉我们爱国可以是轰轰烈烈、舍生忘死,爱国也可以是立足平凡、默默奉献。

再次,思政课教师要与时俱进地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注重培养教育思辨能力、批判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确立身为中国人的国家认同。

开设丰富的爱国主义课程

宁波市中原小学是一所有“红色基因”的学校,办校80多年来,爱国主义教育一直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中。

《爱国主义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和体验相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各类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馆设施,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校外实践活动。

“法律的颁布,为学校明确了方向,也让我们的工作更具意义。”宁波市中原小学副校长钱珺介绍,自《爱国主义教育法》颁发后,在老师层面,学校组织每个老师进行学习,探究实施路径。在学校层面,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课程和管理的方方面面。中原小学每学期都有为期三天的国防素质训练活动,每学期会开展国防运动会……中原小学还经常开展国防研学活动,将国防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学生课后学习的重要补充。

面向学生,学校一直在探究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评价,以评促学。“爱国主义教育如何落地?评价很关键,以评促学、以始为终。这需要老师在一开始就知道方向和尺度,基于平时的观察对学生进行及时引导。这也是我们未来想继续努力做的事情。”钱珺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报资讯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Copyright(C) 2001-201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报集团职业道德监督投诉电话:87654321 宁网广告(13819807679)
技术支持: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宁波网 版权所有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