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黎莉 核心提示 初冬时节,在“忙着贴秋膘”的本能的驱使下,你的零食摄入量是不是比平时更多了? 尽管忙于身材管理的年轻人总嚷嚷着减肥,但依旧敌不过奶茶、板栗、鱿鱼圈的诱惑。不过,每个年龄层对于零食的偏好都有着自己的标签,而逐渐成长为零食主力消费人群的Z世代更是“旗帜鲜明”。 抓住年轻人就抓住了未来,在零食消费领域也不例外。随着2.6亿“后浪”消费力的迅速释放,如何“投其所好”也成为众商家正在绞尽脑汁思考的课题。 每月花销三四百元,还会冲着包装去下单 “草莓球还有两盒,鸡爪吃完了,要补充点。”趁着周末,95后的蒋云洲和女友一起盘点了家里的零食“库存”。 女友小柯是个零食狂人,平时家里零食、水果不能断,还专门在公司弄了个存零食的柜子。“一般我们都会在社交平台或者电商平台看好想吃的东西,批量买回来,两个人分一分消化掉。” 蒋云洲说,他们购买的频次不定,什么东西吃完了就进新货,喜欢论“批”买,因此价格会更实惠。饼干、糖果、坚果、饮料、速食、膨化食品、卤制小食都有。“我们的婚房正在装修,已经专门辟了个储藏室,用来存放零食了。” 从支出上看,蒋云洲表示每个月花六七百元买零食饮料肯定有。“前段时间在抖音上看到那种流蜜的柠檬蜂蜜水,马上下单了,价格好像也不便宜,不过看着是健康饮品,就想试试。当然也有被收过‘智商税’的,不过你不尝过怎么有发言权呢。” 无独有偶,在宁波工程学院上大二的女生欢欢也告诉记者,她每个月至少要花350元以上在零食消费上。“我会在网上买整箱的或者三只松鼠巨型零食大礼包放在寝室里‘打底’,周末出门看到喜欢的也会买。”欢欢说,她对那些颜值高的零食特别喜欢,有时候会为包装去购买。“比如,格力高出过一款花果百醇注心饼干系列,包装是彩绘的特别漂亮,有一段时间我疯狂买它,吃是其次,主要是好看,拍照片可美了。还有一些饮料的瓶子很好看,我也会买。” 不过,他们也表示,并不是所有年轻人都对零食消费有热情。“我身边的朋友们都挺极端,也有那种对零食毫无感觉的,当然如果说购买喜好的话,还是和我们同频道的比较多。”蒋云洲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