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参观非洲文物雕刻艺术展 |
|
象牙形装饰号(木雕) |
|
国王和王后棺材(综合材料) |
|
盾牌和战神(木雕) (记者 周建平 摄) |
本报记者 陈青 通讯员 许婧 褚楚 超过2米长、在祭祀或盛大仪式场合使用的象牙形装饰号;只有国王或者酋长才有资格拥有的卢巴族矮凳;班巴拉族神话传说中的祖先、也是人们崇拜的英雄“契瓦拉”面具……昨天,是第39个“国际博物馆日”,“非洲文物雕刻艺术展”在宁波博物馆开展,190件来自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17世纪-19世纪的雕刻艺术品,展示了非洲部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此次展览是宁波博物馆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为宁波市民献上的文化大礼,也是我市首个非洲文化专题展。 据介绍,非洲雕刻发端于自然与宗教,既有非洲各族崇拜的各种神像,也有反映家庭生活及庆典祭祀的雕塑,还有日常起居所用的各种器具。展品以木雕为主,兼有陶雕和骨雕,分为生活用品、权力象征、偶像崇拜、通神法器四个部分,向观众展示出一幅绚丽多姿的非洲艺术画卷。 在激烈的非洲鼓乐声中,图腾柱、酋长椅及象牙形装饰号等展品组合还原了一幅象征非洲部落酋长权力的场景,让观众感受到非洲大陆原始神秘的文化氛围,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据博物馆工作人员徐宁介绍,在非洲一些国家,某些重要建筑物如酋长的房屋门口往往设有木刻的门柱,且大部分门柱会被雕刻成各种类型的人物形象,比如猎人、国王或者国王的妻子,来访者通过这些人像便可了解到居住者的身份。同时,这些人像又作为保护者保佑着房屋的安全。来自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的大一学生吴卓言和同学一起来参观展览,对超过2米长的象牙形装饰号很感兴趣:“这一对象牙形状的号肯定是在重大场合使用的,上面雕刻精美,而且图案各不相同,非洲真的很神秘啊。”还有观众仔细欣赏国王和王后的棺材,尤其是国王的棺材,头部装饰了羽毛,头发编到颈部,戴着藤编的项圈,衣服上使用绿色、白色、红色的矿物颜料涂抹,还有图钉装饰。“国王的衣服很华丽。” 来自江东的徐阿姨和老伴坐了半个多小时的公交车赶到宁波博物馆。她告诉记者:“我今年75岁了,不太有机会出远门到非洲。参观展览不仅感受到非洲文化的独特气质,还可以了解非洲很多部族以及他们的不同习俗。比如非洲有矮人族,成年男子只有1米多一点点,所以他们的床很小,在我们看起来真不可思议。” 徐阿姨所说的不同习俗,还展现在卢巴族的矮凳雕像中,那位跪着的妇女双手上举,她肚子上浮雕形的菱形花纹属于当地“疤痕纹身”的习俗。讲解员说,非洲某些部落的女子从青春期开始有了第一个纹身,疤痕纹身越多代表身份越尊贵,这是一种别样的美。还有从下往上分别由非洲食蚁兽、穿山甲和羚羊组成的“契瓦拉”,则属于班巴拉族崇拜的英雄,人们认为是“契瓦拉”教会了他们耕种的秘密,因此在每年的播种和收获季节会戴上“契瓦拉”面具,祈求或庆祝丰收。 “看完190件展品要花点时间,对我们宁波观众来说就如打开了一扇非洲艺术之门。”工作人员说。展览将持续到7月19日,展出期间,非洲舞表演、相关论坛讲座、青少年探索体验等活动将会相继推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