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特别报道 宁波新闻·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9月12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改革创新促发展 “四车一体”

———宁波市公共交通客运管理局五周年发展纪实

  宁波千人骑行倡绿色出行(图片由客管局提供)

  宁波市公共交通客运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交通委“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支撑城市治堵和生态建设”总体思路的指引下,以勇担重任立潮头的干劲、韧性和魄力,高标准开展公交都市创建,全身心投入城市交通治堵,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工程,历史性地开创了我市轨道、常规公交、公共自行车和出租车“四车一体,四卡一通”的公共交通发展新局面。

  宁波市公共交通客运管理局承担的“四车一体”公共交通客运工作是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基础支撑,是政府期盼、百姓期望的民生性、公益性事业。

  2011年,市委、市政府从公交事业发展的大局考虑,正式批复成立宁波市城市客运管理中心(也就是现在宁波市公共交通客运管理局的前身),省内首创城市公交综合管理体制。市客管局成立以来,在公交都市创建、城市治堵、省市民生实事工程三大平台的引领推动下,我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有了新跨越,轨道交通、公共自行车实现了零的突破,常规公交持续提质增效,出租汽车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公共交通组合出行日渐成为市民百姓的出行首选。

  “四车一体” 多项突破

  公共交通客运行业是服务民生的重要载体,是实现群众获得感的重要途径,它是体现城市文明的窗口,更是展示城市魅力的名片。

  市公共交通客运管理局局长高云桢介绍,近年来,宁波成功申报国家级公交都市创建城市,结束了无轨道交通、无公共自行车的历史,历史性地构筑了“公交开路、轨道铺路、自行车上路、出租车拓路”的“四车一体”大公交体系。

  轨道交通实现突破。从2014年5月起,轨道交通以一年一条的速度投入试运营,目前1号线、2号线一期相继建成投用,形成“十”字型运营骨架。线网全长74.5公里,初步实现了市六区轨道全覆盖。

  公共自行车从无到有。仅用三年时间就提前完成了公共自行车五年建设任务,目前市区已经投放了3万辆公共自行车,建成投用服务网点超过1200个,今年还将计划新增200个网点和5000辆公共自行车,有效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

  常规公交提质增效。全面落实公交优先战略,成功申报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城市,公交车机动化分担率达到49%。市区新建公交首末站124个,净增更新车辆1272辆,新辟优化线路400条。全面完成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覆盖率由58%上升到97%,全市基本实现了“镇镇通公交,村村通班车”。

  出租汽车改革稳健进行。近年来,妥善完成了全市出租汽车营运权到期处置,并在省内实现第一个地级市城市的出租车公司化管理全覆盖;今年年初《出租汽车改革意见》正式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于3月1日起施行,目前改革的18个配套子方案正在加快推进实施。

  改革创新 体制先行

  在浙江省,宁波是首创城市公交综合管理体制的城市。

  我市原来公共交通管理的职能放在市城管局,不利于公共交通事业的统筹发展。2011年市客管中心的建立,补齐了综合交通管理在公共交通管理领域的一大短板,为今后交通运输部门统筹规划路网布局和运输方式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组织保证。同时,也有利于打破城乡地域界限,整合城乡运输资源,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有序衔接,扩大城市公交服务半径。

  随着体制建立,公共交通管理的法规制度体系也在逐步健全。近年来,我市出台了关于公交车、轨道交通、公共自行车和出租车等数十个管理或运营规范,这些制度规章为行业的科学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最近五年来,我市的公共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地铁通了,公共自行车有了,公交车也更加舒适便捷了,同时还有一批健康医疗专线、轨道接驳专线、清明扫墓专线、旅游公交、定制公交等微公交、特色公交,不仅大大方便了市民百姓个性化、多样化的公共交通出行需求,还使得公共出行的体验感、获得感得到优化提升。

  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宁波公共交通的发展与政府的要求、群众的期盼还有不小差距。对此,市公共交通客运管理局局长高云桢给出的答案是“今后我们将毫不动摇地坚持五大理念,以深化改革、服务民生为动力,以公交都市创建和城市交通治堵为契机,加快构建高效便捷的‘四车一体’公共交通客运体系,努力实现公共交通客运发展新跨越”。

  我们相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市将继续发挥优势,上下一心,勇立潮头,攻坚克难,使宁波公共交通发展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张燕)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