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8月0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开放成为城市品格 照亮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03年10月19日,第七届中国国际男装展、宁波国际服装博览会开幕式盛况。(严龙 摄)
2014年5月21日,外国友人与市民一起体验处在试运行阶段的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
(严龙 摄)
今年6月,市民在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上选购特色商品。(徐能 摄)
我市外贸企业奥克斯集团的智能工厂无人车间一角。(徐能 摄)
制图 韩立萍

    记者 单玉紫枫 实习生 王家晔 林涵茜 

    稳居全国外贸第一方阵,每5个人中就有1个人从事外贸相关工作,“17+1合作”成为全国的城市样板……70年砥砺奋进,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曾经的商埠小城宁波,几乎在一夜之间站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此后,宁波的命运便与开放紧紧地连在一起,书写了“千军万马闯世界”的城市传奇。

    8月7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三场新闻发布会,聚焦开放型经济成就。

    “新中国成立初期,宁波的外贸几乎是空白,更不用提外资和外经。”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延重点介绍了光阴流转中的宁波开放发展史。

    从市民性格到城市品格 宁波开放,汇聚人的力量

    “宁波开放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培养和铸就了一批具有世界眼光和全球布局能力的宁波商人。”张延说,100多年前,宁波商人从“红帮”开始走向世界,勤勉奋进,知行合一,勇闯天下,赢得了“无宁不成市”的声誉,甬商也成了我国历史上四大名商之一,并创造了近代史上100多个“中国第一”“中国之最”,涌现了包玉刚、王宽诚、邵逸夫、李达三等一大批工商巨子,全国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表彰对象名单中就有4位宁波人。

    改革开放后,从“宁波帮”到“甬商回归”“甬智回归”,开放逐渐成为宁波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的“宁波帮”有42.7万人,全市1.2万余家外商企业中侨资占60%以上,通过“宁波帮”在甬投资额占全市外资的比例超70%。改革开放后,宁波的开放力量日益蓬勃壮大。

    “宁波有一种说法:10个人当中就有1个是老板,5个人当中就有1个从事外经贸工作。所以,宁波与开放相融交织,开放拓展了宁波人的视野,开放也成为宁波人的重要品格。”张延说。

    近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以“八八战略”为引领,坚持对外开放发展战略不松懈,从“以港兴市”到“一带一路”统领对外开放,连年召开全市开放大会,以“一号文件”部署开放工作。特别是去年,市委市政府出台“1+5”对外开放政策,全面谋划了新时期开放蓝图。开放已是宁波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宁波城市传播的亮丽名片。

    从大进大出到优进优出 宁波外贸,不止“买”与“卖”

    众所周知,宁波是外贸大市。去年,我市外贸总额达到8576.3亿元,创出历史新高,进出口、出口分别居36个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的第9位、第8位,宁波外贸全国第一阵营的地位不容撼动。

    那么,回到故事开始的地方。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在推进外贸发展过程中,究竟形成了哪些“宁波经验”“宁波模式”,从而使得宁波外贸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千军万马与精兵强将——

    宁波是一个重商的开放城市,“宁波帮”闻名于世。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积极实施外贸“千军万马”计划、万企贸易成长计划、外贸实力效益工程等专项行动,在不断壮大外贸队伍的同时,引导企业做大做强。

    去年,全市进出口实绩企业首次突破2万家,达到20413家,比2017年增加1493家,同比增长7.9%。进出口额30亿美元以上外贸企业2家,10亿美元以上企业10家,1亿美元以上企业170家。1亿美元以上外贸企业进出口总额占全市的比重达到46.9%。换句话说,宁波进出口额前200名的企业,占到全市外贸份额的一半以上。

    提高质量与打造品牌——

    外贸的根本在于产品品质。宁波一直把提升外贸产品质量、打造出口品牌放在第一位,这也是宁波开放“公开的秘密”。

    多年来,我市通过评选出口质量奖,积极组织参加省、市出口名牌评选等举措,着力引导外贸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出口创牌。目前,宁波拥有浙江出口名牌166个、市级出口名牌310个。浙江出口名牌数量占全省总数的21.3%。经初步统计,我市自有品牌出口已占到全部出口的11%,得力、海天、舜宇等一大批出口品牌已在国外市场赢得良好声誉。

    扎根本土与全球布局——

    为突破价值链微笑曲线两端的限制,积极向产业链中高端跃升,多年来,我市大力引导外贸企业赴海外设立直销企业和机构,鼓励广大外贸企业赴境外收购相关研发机构、品牌资源和营销机构,建设境外加工生产基地,形成运营本部在宁波、核心业务环节留在当地、要素资源配置面向全球的发展新模式,积极培育本土型跨国公司。目前,以申洲、均胜为代表的一批本土跨国企业已初具规模。

    截至今年6月底,我市在境外设立批发零售类企业和经贸办事处近2100家。

    传统贸易与新型贸易——

    长期以来,我市外贸以出口为主,其中过半数为一般贸易。为此,从2007年起,我市首次推出了进口贸易启蒙行动,出台进口扶持政策,孵化进口企业。

    目前,全市进口额占全省的43%,进口实绩企业6028家。宁波进口规模在全国36个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中排名第11位。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发展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今年上半年宁波跨境综试区累计验放进口单量4969.2万票,实现交易额89.8亿元,两项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一。

    此外,宁波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建设也走在全国前列,世贸通成为全国4家外综服务企业试点企业之一。全市共拥有国家和省、市级外综服务企业11家,获批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服务贸易长期保持两位数增长。

    从零的突破到全国第九 引进外资,高质量双赢

    1980年,宁波迎来了第一家外资企业。

    谁也不曾想到,“零的突破”之后便是加速集聚。伴随着宁波开放步伐的加快和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外商投资企业在宁波得到了迅猛发展。1992年,借助海外“宁波帮”,外商实际投资首破1亿美元,2002年破10亿美元,2004年破20亿美元,2013年破30亿美元,2014年破40亿美元。

    外资引进,一路势如破竹。截至2018年底,宁波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543.3亿美元,是全国第9个实际外资突破500亿美元的城市。

    对外开放的重大平台——

    目前,全市有重点开发区域20个。2018年全市重点开发区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54.8亿元,同比增长7.3%,占全市比重为45.2%;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4.9亿元,同比增长15.9%,占全市比重为46.7%;实际利用外资29.1亿美元,同比增长9.9%,占全市比重为67.4%。

    优质高强的重大项目——

    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累计设立总投资(含增资)1亿美元项目219个,投资总额672.6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66.1亿美元,分别占全市比重的1.2%、37.1%和25.4%。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快速增长,占全市比重从2012年的6.6%上升至2019年的20.5%。已有阿克苏、沃尔沃、三井物产、雪佛龙等62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我市投资兴办140个项目。

    示范引领的重大产业——

    建成投产了投资额最大的外资企业——台塑关系企业宁波工业园区,投资总额48.7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2亿美元。先进制造业投资规模最大的外资企业——上海大众汽车宁波分公司,实际利用外资11.47亿美元。现代服务业外资项目——香港新世界集团投资建设城市综合体,项目投资总额24.01亿美元。

    全球招商的重点网络——

    着眼重点国别、重点产业招商,积极推进招商联络处布局,已在德国、意大利、日本等重点国别设立招商联络处。加强与全球跨国公司、商协会、使领馆和专业机构合作,与戴德梁行、高力国际和普华永道等国际知名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整合全市招商力量,组建60余支招商小分队,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设立了招商分队,形成了境内外招商网络。

    品牌效应的重大活动——

    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已连续举办21届,全省共签约项目4020个,协议利用外资720.6亿美元。甬港经济合作论坛累计举办17届,共签约项目268个,总投资255.04亿美元。成功举办了10次境外宁波周,累计举行经贸洽谈和人文交流等活动200余场。同时,近年举办的民营企业对接世界500强和甬台经贸交流活动也取得明显成效。

    “我们一般会讲,全市每引进1亿美元外资,就会年创税收1亿元,增加就业岗位3500个,贡献进出口额1.5亿美元,实现利润1.5亿元。”张延指出,宁波坚持不懈推进国外资本、技术、人才、标准、服务引进,外商投资有力服务并支撑了城市国际化和经济社会发展。

    外商投资企业占全市企业总数的3%不到,却创造了近1/3的外贸进出口额、1/4的国内生产总值、1/5的财政收入,解决了1/6的城镇就业需求。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 境外投资,带动转型升级

    伴随着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宁波企业开始携带宁波制造、宁波智造、宁波资本、宁波服务走出国门,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开展境外投资。

    近年来,以均胜、华翔等为代表的宁波企业通过境外并购,实现全球价值链跃升,已成为宁波企业转型发展的一条新路径。2015年,宁波成为继深圳、青岛、广州之后,全国第4个累计核准境外投资额突破100亿美元的副省级城市,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累计批准境外企业和机构2963家,备案(核准)中方投资额224.3亿美元。

    快速发展,增速领先——

    近年来,在国家“走出去”战略引导下,我市企业对外投资的步伐不断加快,自“十二五”开始到2018年的8年间,对外投资额以年均40%左右的速度增长,在全市开放型经济指标中位居前列。

    国有带头,民营为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有企业作为我市开展对外投资的主体,逐步被民营企业代替。截至目前,我市民营企业投资的境外企业和机构有2880家,占到总量的97.2%。

    贸易主导,制造协同——

    到今年6月底,我市共在境外设立批发零售类企业和经贸办事处接近2100家,占到全市境外企业(机构)总数的七成。同时,制造业对外投资84.5亿美元,占到对外投资总额的四成。

    侧重亚洲,布局全球——

    我市企业对外投资目的地已经达到120个国家和地区,初步形成了“亚洲为主、遍布全球”的走出去格局。在亚洲共设立境外企业和机构1471家,占到总量的一半。

    另外,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也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比如,积极建立境外营销网络,有效带动进出口贸易。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市共在104个国家设立境外营销网点(批发零售业企业和经贸办事处)1976个,有效拓展了我市产品的国际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2018年境外网点共带动进出口贸易17.1亿美元,占到当年全市对外贸易的3%左右。

    积极开展跨国并购,有效带动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市的均胜、华翔、继峰等制造业企业积极开展跨国并购,累计并购境外企业超过100家,并购额达到84亿美元,获取的境外技术专利超过2万件。均胜电子通过境外并购,一跃成为世界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年产值从并购前的不到10亿元提升到2018年的600多亿元,足足提升了60多倍。

    积极推进联动发展,有效反哺地方经济。不少“走出去”企业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将国外先进技术、人才和资金引回国内。例如华翔通过并购英国、德国和美国的汽车内饰件生产厂家后,将部分生产线运回国内生产,在境外保留研发、销售及部分生产,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利用了先进技术,还带动了资金、人才、技术的回归和反哺,通过境内外联动发展实现了双赢。

    从“宁波先行”到“首选之地” “17+1”合作的国家级平台

    回顾宁波与中东欧的这场“热恋”,并非偶然“牵手”,而是一场水到渠成的选择。

    近年来,宁波将中东欧合作作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突破口,精准发力,为打造中国与中东欧地方合作新名片、培育高能级平台提供了有力支撑。

    顶层设计谋划在先——

    2018年4月,宁波市政府出台了《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打造中东欧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之地、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双向投资合作的首选之地、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的首选之地”为目标的“3362”总体框架,明确了示范区建设的总体定位和发展方向。

    平台载体不断丰富——

    一方面,宁波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指引,积极承接“17+1”合作机制任务,已先后承办了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促进部长级会议、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以及海关合作论坛、市长论坛等,今年6月,成功举办了升格后的首届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另一方面,宁波积极推进中东欧合作的服务平台载体建设,目前已形成以“两馆、两园、两中心”为主的系列服务平台,如中东欧常年馆、数字17+1经贸促进中心、中东欧青年创业创新中心等。

    合作模式持续创新——

    在贸易便利化方面,宁波以中国—中东欧国家专项贸易便利化服务为依托,推出了加快中东欧国家食品农产品准入进程、开辟中东欧国家商品进口查验绿色通道、简化跨境电商进口商品防伪追溯方式等22条举措;人文交流领域,加强与中东欧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智库建设的对接。目前,宁波院校已与16个中东欧国家的78所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或姐妹学校关系,教育合作项目总数近100项;在旅游合作方面,连续4年推出了“百团千人”游中东欧活动。

    另外,随着宁波和中东欧国家合作向纵深推进,近年来,双向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今年上半年,宁波与中东欧国家进出口额达到135亿元,创历史新高。

    截至今年6月底,宁波市对中东欧国家累计双向投资项目达到149个,位居全国各城市前列。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8年地方参与“17+1”合作综合绩效评估结果显示,宁波同中东欧国家地方合作水平居我国城市榜首,宁波已先人一步打造了中国中东欧地方合作的“新名片”。

    “特”“早”“高”“活” 四字道尽甬城开放风流

    沿海开放,世界看到的是投资机会,宁波人则看到了其背后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汇聚,对城市发展的强劲拉动力。

    回顾宁波对外开放的历程,可以说是一段书写“甬闯世界”的成长史,是一段凝炼“开放品格”的沉淀史,是一段践行“创新创业”的奋斗史。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延说,“如果问宁波的开放发展最大特点是什么,我用4个字来概括:‘特’‘早’‘高’和‘活’。”

    “特”,就是宁波的开放发展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特别关注。1984年8月,邓小平作出了“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号召;1985年11月,国务院成立宁波经济开发协调小组,这是国务院为一个城市专门设立协调机构,是新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先例;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曾在谋划宁波发展蓝图时指出:“把港口这一最大资源和开放这一最大优势发挥到极致”,2017年又称赞宁波是“记载古丝绸之路历史的‘活化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关心,是宁波对外开放健康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

    “早”,就是说宁波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对外开放的重要城市之一。翻开宁波的历史,不难发现早在唐朝时期就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与扬州、广州并称为中国三大对外贸易港口。宋朝的时候,又与广州、泉州同时列为对外贸易三大港口重镇。16世纪中叶,宁波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港口之一,清朝康熙年间还曾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四大海关之一——浙海关。鸦片战争后,宁波又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开埠历史比上海外滩还要早20年;1984年宁波被列入国内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2014年被列入“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所以,宁波一直扮演着中国开放发展的先锋队、桥头堡角色。

    “高”,就是说宁波是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度最高的城市之一。2018年,宁波经济外向度和出口依存度达到79.8%、51.7%,分别高于全国46个、3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9个、14个百分点,2007年曾达到125.7%和85.1%的历史峰值;2018年,宁波人均外贸进出口额(按户籍人口计)近2万美元,已达到了外贸发达国家水平;全市现有各类外经贸企业近3万家,带动就业近200万人;支撑GDP的“三驾马车”中,商务经济占到了“两驾半”,仅货物净出口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就达到17.5%,拉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可以讲,宁波率先走向国际、融入全球经济。

    “活”,就是说宁波是中国对外开放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城市之一。宁波是国家级开发区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城市之一,占全省四分之一。现有跨境电商综试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外贸综合服务试点等一批国家级开放试点。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成功升格为国家级涉外展会,国内首个“17+1”经贸合作示范区成功落户。宁波民营企业活力强,外贸民营企业占到84%,贡献了全市71%出口额和54.5%进口额,现有民营走出去企业2880家,占总量的97.2%。宁波开放创新活跃,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外贸企业改制,创新推出了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出口信用保险项下保单融资、进口启蒙行动等多个全国首创。(单玉紫枫)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