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在保护文物的同时,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 研学是博物馆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的博物馆研学以中小学生为主要群体,积极发挥“第二课堂”教育职能。 宁波博物院是馆校合作的先行者,2012年以宋诏桥小学为合作试点,启动“进校园主题课程”项目,深度挖掘馆藏资源,选取极具地域文化内涵与特色的“越窑青瓷”要素,将博物馆资源与学校特色和学生需求有机结合,开展乡土教育。经过9年的实践和探索,宁波博物院目前已与多所学校建立合作关系,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课程开发体系日益完善,内容与形式不断创新,馆校合作持续深入。2021年,宁波博物院以“越窑青瓷”和“十里红妆”为主题的教育课程反响热烈,已在20所小学、幼儿园开展,课程形式多样,既有知识学习、游戏互动,也有动手体验、实景表演等有趣环节。 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的青少年研学活动已然翻开了“后疫情时代”研学产业、文旅融合的新一页。2020年,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深度挖掘博物馆文化与环境资源,发挥2万余平方米的古建筑群优势,充分利用28.8公顷的自然森林资源,打造了春季研学、夏令营、金秋研学三大研学项目,开发了兼具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创新性的“小小保博员”研学营产品。通过这些项目既能了解古建筑方面知识,又可参加充满新奇感的博物馆消防、博物馆露营等活动,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参加,全年共举办各类青少年研学、游学活动超百场,青少年受众近5000人次。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作为全国中小学生实践教育基地,为疫情期间“第二课堂”的开展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今年的“小小国宝守护人”春季研学课程除了推出小小建筑师、小小木匠等古建文化课程,还开设了“童心向党”“小小园艺师”等特色主题研学课程。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中国港口博物馆等研学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据了解,5月18日中国港口博物馆将在北仑区淮河小学举行馆校合作三年计划发布暨博物馆进校园启动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