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颖)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年,我市将重点做好哪些民生实事工程?未来5年,为实现加入“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阵”这个目标,宁波将从哪些方面着手奋斗?昨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回首“十二五”的同时,发布了对“十三五”的展望和2016年我市民生实事工程安排情况。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8000亿元,增长8%,增速与全省持平,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从产业发展来看,服务业加快发展,支撑起了经济的企稳回升。回首整个“十二五”期间,我市CDP年均增长8.3%,人均生产总值达102474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47852元和26469元,居全国主要城市前列;财政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其中上缴中央财政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突破1000亿元。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箱,位居全球港口第4位;货物吞吐量完成8.9亿吨,位居全球港口第1位。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2年突破1000亿美元,居副省级城市第3位。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十三五”时期我市五大发展理念。我市确定了“一个总体目标、三大功能定位、四大战略重点、五大重点产业”,简单来说,就是一张“1345”的蓝图。 一个总体目标:“十三五”期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力争提前实现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初步形成更具国际影响力的港口经济圈和制造业创新中心、经贸合作交流中心、港航物流服务中心。到2020年,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打下坚实基础,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三大功能定位: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经贸交流合作中心,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港航物流服务中心。 四大战略重点:着力建设更具活力竞争力的创新型城市,着力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的港口经济圈,着力构建更具集聚辐射能力的宁波都市区,着力推动更高层次能级的国际化发展。 五大重点产业:高端装备、新材料、港航物流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 未来5年,宁波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参与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打通“甬新欧”贸易物流通道,建立国际港口合作服务组织,争取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永久落户宁波。同时,打造多式联运国际枢纽,争创国家海铁联运综合发展试验区和临空经济示范区。完善“海上丝绸之路指数”体系。争取进入全国创新型城市和人才强市行列。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市将推进清洁水体、清洁空气、清洁土壤、清洁海洋和清洁地面行动,开展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力争在2018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另据介绍,2016年我市民生实事工程分为十大类共43项目,重点涵盖了推进环境保护、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就业创业、文化体育等各方面,与省政府初步安排的民生实事项目基本对应。(详见下图)
|